字典翻译 问答 高中 化学 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问题标题:
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问题描述:

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何亚银回答:
  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
点击显示
化学推荐
热门化学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综合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