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
问题标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
问题描述: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密素闻其名 素:向来

B.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判:判处

C.妻以平寿县主 妻:以女嫁人

D.会遭母忧而罢 忧:父母之丧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得一项是___。

A.“淮左”江淮西部,“淮右”就是江淮东部。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失律”中国古典诗词对仗中的不合平仄关系规则的句子,文中指战事失利。

C.“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

D.“河南”黄河以南,与“河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D.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

②太宗尝问之曰:“近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马淑萍回答:
  (1)C判:授予官职   (2)A“淮左”江淮东部,“淮右”就是江淮西部.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3)D(唐太宗时法律严苛,与之前相对宽松的法律刚好相反,“宁失不经”的局面并未实现.)   (4)①自拔,逃;劳,慰劳;陈,陈述.   ②尝,曾经;密,严格;安在,宾语前置.   答案:   (1)C   (2)A   (3)D   (4)①刘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   ②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它的过错在哪里呢?”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