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杨澜在选择中绽放人生
双鱼杨澜在选择中绽放人生(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中国众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杨澜可以说是最耀眼的一位。从《正大综艺》到美国留学,从香港凤凰卫视再到主理“阳光文化网络电视公司”,杨澜完成了从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到传媒人的跨跃,但这并不是“摇身一变”,其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痛苦的。
思维方式的转变
1994年,放下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杨澜赴美留学。主持人,至今为止还是一个令许多年轻人羡慕的职业,但是杨澜却一直有一种“恐慌感”:“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我后来做制片人和编导,其实都是故意去找苦受。但做到一定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应酬和晚会没完没了,工作的重复性太强,老这样下去也学不到什么新东西,还不如停下来花几年时间踏踏实实完整充实自己,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杨澜的确是看到了世界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加了解了自己。“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也挺苦的。但过一段时间,我就觉得艰苦的时光对于人生体验特别可贵。后来做许多人物采访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人容易记住艰苦的过程,而顺的事却容易忘记。据说这是因为人在痛苦中会分泌出一些特殊的激素,刺激大脑记忆。”
人们都说,杨澜一直都挺顺的,刚毕业就进中央电视台了。其实,人生的这一课杨澜在美国给补上了,而且恶补了3年。在美国毕业的时候,她的成绩列在全年级最前面百分之五,“当时那种成就感绝不亚于在国内的所谓名气。”
杨澜认为自己比较中庸,她特别羡慕有个性的人。“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也愿意结交这一类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但我的行为又比较符合这个社会主流。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小我们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读书,遵守纪律,对朋友要友好,要把大苹果分给别人吃。父母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要求孩子,特别是一个女孩子。这样我循规蹈矩,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单位是好同志。后来我认识到这种标准给人压上了很大的负担,要让人喜欢你,而且特别在乎别人的喜欢。我的反叛期几乎是到了美国以后才很晚地到来。”
杨澜说,在美国那几年,她最大的收获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她发现了世界上原本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完全来自于不同角度来看同样的事物。“这对于我后来制作节目有特别大的好处,我不再那么自以为是,不再以为自己以前一贯接受的那个观点肯定是正确的了。”
杨澜将这种朴素的观点带入到她的经营思路中,在谈到“阳光文化”的价值观时,杨澜强调,“我们追求朴实、客观与平衡,不要主观和慷慨激昂。时间是很无情的,要用真实与朴素的表现与国际市场的沟通,一切虚假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