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
初中
初三
语文分类导航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技巧
诗词阅读及答案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导航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数册导航
上册
下册
查看更多
初中初三诗词阅读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阅读题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皆朝于齐(cháo)形貌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guān)孰视之(shú)窥镜自视(kuī)谤讥于市朝(bàngcháo)期年之后(jī)邹忌(zōu)间(jiàn)进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3分)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采纳接受)朝服衣冠(...
【甲】愚公移山(节选)【乙】卖蒜老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行路难,出师表对比阅读答案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孟子》两章阅读答案
18《孟子》两章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亲戚畔()之畎()亩傅说()法家拂()士答案:sùpànquǎnyuèbì[来源:中.考.资.源.网]2.解释下列加点字。⑴兵革非不坚利也。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⑷人恒过,然后能改。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
隆中对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第23课《隆中对》一、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2.自董卓已来二、古今异义1.遂用猖蹶2.遂用猖蹶3.抑亦人谋也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5.因屏人日:6.孤不度德量力7.此诚不可与争锋8.将军宜枉驾顾之9.将军岂有意乎?10.至于今日11.愿诸君勿复言1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一词多义遂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遂用猖獗好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外结好孙权,内修...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
18《杨修之死》课前预习1、读得准:给加点得字注音。庖官鸡肋主簿恃才放旷分食讫佯惊大簏谮害麾军绰刀2、写得准:tún()兵páo()官bǐng()请主bù()yuán()门zèn()害huò()乱huī()军3、解得准:重、难点实词解释帐:班师:号令:恃才放旷:讫:佯:径:伺:谮:诈:麾:绰:4、课前预习本文节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
浅析《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塑造线索
在小说《孔已己》中,鲁迅对落魄知识分子孔已己的刻画,目的是对封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的憎恶。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身上打满了孔孟之道的烙印,虽劳苦了半生,但却一事无成,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封建旧思想和剥削阶级的恶劣习惯在他身上都可以看到,形成了他好逸恶劳、自命不凡、轻视劳动的坏习气,虽贫困潦倒,但满口之乎者也,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所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复习专题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对比阅读及答案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题。(19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香菱学诗 阅读答案
20香菱学诗课前预习1、读得准王摩诘应瑒颦儿诲人不倦藉香榭鳏鳏沁芳亭怔怔2、写得准chéng转()zè声()gǎn榄()3解得准人杰地灵:兴兴头头:三味:穿凿:诲人不倦4、初步预习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以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名,字,号,代家。⑵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