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初中
初一
教科版
语文分类导航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导航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数册导航
上册
下册
查看更多
初中初一教科版教案教学
端午日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题目:《端午日》端午日沈从文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重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2)联想的作用教具安排:(1)龙舟赛的相关图片(2)投影片(3)朗读磁带教时:一教时一、课前导入: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
教科版一上《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教案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播放课件)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题目,好吗?学生书空。①齐读课题,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2、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
教科版语文一上《小小的希望》教an
教学目标:⒈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⒉通过学习体会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识。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⒈识字、写字。⒉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⒈谈话导入,激趣引学。同学...
初一语文年段过关考试质量分析
题分析:拿到这次年段过关试题,我们几个同行都有点失望。甚至有点气愤。原因有四:第一:往年的考试都有一个大题为综合能力测试。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把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很好的考查形式,这次却没有涉及。并且,这册教科书,涉及了几个很好的话题,例如戏曲,例如黄河,例如马........都是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利...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五篇课文,可谓人生问题面面观,既谈理想,又谈奋斗;既写艰难历程,又写成功经验;既说到事业,又说到命运;既有痛苦,又有乐趣。总之,本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初一新生入校,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新的起点。集中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可以从中受到很大的启迪,以便正确地对待自己,从容地面对未来,准确地把握...
关于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二、学生基本情况。本期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2%,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
七年级《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班级:初一(1)班授课时间:2003年9月27日星期三,第三节教材分析:两首古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在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教学流程: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
《〈世语新说〉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背诵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德育目标〗《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蚊子和狮子》说课学案
蚊子和狮子说课学案一、教学内容:七年级教科书第30课“蚊子和狮子”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2、学习概括寓意。3、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方面的能力。三、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情节并概括寓意。2、寓言故事的编写。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四、教学难点:1、概括故事情节和寓意。2、学生寓言故事创作...
教科版一上《识字六(1)》教案
教材简析:识字六(1)是以儿歌形式呈现的一组形声字归类识字。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借助语言环境与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感悟形声字的特点,初步领悟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识字方式,激发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式,主动识字。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儿歌的作用,借助语言环境、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紧密结合;通过对汉字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