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语文知识
综合知识
高中
上册
语文分类导航
课外知识
综合知识
基础知识
文言知识
文学常识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导航
必修四
高考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五
高一
高二
高三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数册导航
上册
下册
查看更多
高中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师说》(韩愈)
《师说》(韩愈)也是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供大家参考。《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
2016-2017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解析: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字典语文网整理了2016-2017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解析,帮助广大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虚词【之】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结构助词,“的”/不译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
《荆轲刺秦王》中的动词妙用
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在《荆轲刺秦王》中,动词的作用不仅是对事情的生动表现,还有其他的作用。我们现在就来作些分析。一开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里用了“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了秦军的所向披靡,来...
高一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三)
高一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三)高一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三)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具体的学习计划安排如下:1、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5-6小时2、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
《沁园春 长沙》能力训练
《沁园春长沙》能力训练 1.从文学常识角度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人写的新乐府,属于古体诗。B.现代诗就是近体诗或今体诗。C.现代人用旧诗体来反映现代生活、思想感情的诗,称之为现代诗。D.古代人写的一切诗都是古诗。2.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A.上阙激扬典押飞驾B.廖廓荆棘漂泊炫耀C.火钵凄苦淩侮忸怩D.苍茫挥斥石壁截断3.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016年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解析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字典语文网整理了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解析,帮助广大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虚词【之】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结构助词,的/不译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①今行而无信,则秦...
2016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
高二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五)
高二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五)高二上册语文学习计划(五)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光阴似箭,时光飞逝。高一已经结束了,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回首眺望,我还刚刚踏进高中的门槛,还在军训场上逞能。如今,已经进入高二了。回首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朝朝...
答《诗两首》鉴赏四问
下面四个问题是学生在读《诗两首》时提出的问题,现答复如下:1、“太息”是“叹息”的意思,为何用“太息”形容“眼光”?“太”是通假字,“太”通“叹”,“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如屈原《离骚》中就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雨巷》中“太息”含有“叹息惋惜”的意思。“太息的眼光”,意思指的是眼神中饱含了十分叹息比较惋惜意味的眼光。饱含些什么样的意味...
高考语文必修3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高考语文必修3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