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课文
《窦娥冤》
人教版高二下册第1课《窦娥冤》课文简介
第一折〔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
查看原文
《窦娥冤》教案设计
高四册第17课窦娥冤
教学目的: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杂剧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赏读法。第一课时了解元杂剧、赏析第一部分一.教学导入: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
窦娥冤教案
【目的要求】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3.认识窦娥开始对天地神鬼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课文释义】(1)亲眷(眷,juàn)亲属。(2)负屈衔冤: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3)杳无音信:(杳,yǎo)〈书〉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4)古...
窦娥冤教案
教学导航一、指导学生赏析《窦娥冤》1.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
窦娥冤第一课时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
导读: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3.理清《窦...
窦娥冤..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
窦娥冤
窦娥冤[一]一、教学目的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二、教学重点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三、教学...
《窦娥冤》教案设计
下面是由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窦娥冤》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
窦娥冤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1、掌握戏剧常识:角色——生旦净末丑;戏剧专术语:科、白、云、唱2、掌握“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错勘”等词语3、理解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4、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并概括主题[自读导引设计]一、简介戏曲常识教师提出,学生复习总结,教师校正1、戏曲通常有哪些角色行当?生:老生、小生旦:正旦,花旦,青衣旦,刀马旦净:花脸,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窦娥冤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通过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3.认识窦娥开始对天地神鬼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课文释义】(1)亲眷(眷,juàn)亲属。(2)负屈衔冤: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3)杳无音信:(杳,yǎo)〈书〉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4)古陌荒阡:(陌,m&...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