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课文
《陈情表》
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课文简介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ugrav...
查看原文
《陈情表》教案设计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吴泓时间:2007年10月18日地点: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年级:高中二年级某班课时:1课时师:上课前我先向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宝安区新安中学语文老师,今天非常有幸地认识各位。下面我们开始——上课。生:(齐)起立。师:(鞠躬)同学们好!生:(鞠躬)老师好!师:请坐。(略停顿)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1:《陈情表》,李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两篇...
必修五《陈情表》复习学案
一、自主复习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习边做笔记。二、自我检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指出句式)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拜...
陈情表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陈情表》教案15
陈情表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读方法设计: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提供相...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
《陈情表》导学案2
第一单元至爱亲情预习学案陈情表学习目标:1.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2.能翻译重点的句子3.把握文章所体现的情感预习内容1.相关资料(见基础训练)2.预习过程⑴全文阅读,结合注解,先划出不熟悉的字、词、句。了解全文的思想情感。①全文的思想情感是什么?__________⑵分段阅读文章第一段:①重点词语:实词:衅___夙___见___鲜___祚___息_...
陈情表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陈情表》网络教室教学设想..
1、一读课文,弄清字词的读音。然后点击以下网址,先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2、朗读课文第一段,看《“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一文。3、学生讨论: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如答不出,可登陆下述网页,看看老师的看法:4、分组朗诵课文2-4,讨论交流疑难,理清全文思路,弄清...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陈情表》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