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课文
《新闻两则》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文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
查看原文
《新闻两则》练习题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用“/”画出这段电头部分和导语部分(在文中画)意在考查学生对新闻结构的知识掌握的情况。“……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2、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头的知识及作用的理解。电头写出...
《新闻两则》词语解释
【不含】不包括。【锐不可当】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业已】已经。业,已经。”业已”与“已经”区别在于:“业已”多用于书面语,“已经”则不限。【绥靖】安抚,平定。【阻遏】阻止。【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它与“撤退”的区别在于:“撤退”不含垮、败的意思。【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它与“要隘”的区别在于...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16新闻两则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荻港( ) 锐不可当() 歼灭() 击溃() 绥靖()()阻遏( ) 鄂豫() 逃窜()2.形似字组词。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九年级新闻两则课后题答案:学法指导
九年级新闻两则课后题答案:学法指导1、消息,也叫新闻报道。⑴一般具有三个特点: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②简明扼要;③报道及时。⑵一条消息通常在结构上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五要素(“五W”),多用记叙手法。2、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消息,仅500余字,及时报道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1、消息,也叫新闻报道。⑴一般具有三个特点: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②简明扼要;③报道及时。⑵一条消息通常在结构上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五要素(“五W”),多用记叙手法。2、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消息,仅500余字,及时报道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标题简洁、概括,“百万”“...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练习题
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新闻两则练习题,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横渡(hénɡ)歼灭(qiān)B.锐不可当(dānɡ)要塞(sài)C.阻遏(jié)鄂(è)D.绥靖(suǐjīnɡ)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A.国民党...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主体部分第二层写战况之后插入作者简要的议论(“此种情况……都很泄气”),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和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对于敌军方面的情况详议,首先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其次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教法】传授、点拨、讲练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教具】传统、...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芜湖(wú) 击溃(kuì) 鄂(è)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阌乡(wén) 歼灭(jiān) 要塞(sài) 杜聿明(yù) 锐不可当(dāng) 荻港(dí)
《新闻两则》中心思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解放军解放南阳的消息,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绩,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