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课文
《杜甫诗三首》
人教版高二上册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文简介
秋兴八首·其一作者: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
查看原文
《杜甫诗三首》练习题
《杜甫诗三首》课文结构分析
一、层次结构1、《望岳》:第一层:前四句为一层,着力写出了泰山的整体形象。第二层:后四句,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2、《春望》:第一层:前四句,写出了国家在战火中的破败,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第二层:后四句,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3、《石壕吏》:第一部分:(1~4句)写故事的发生。第二部分:(5~20句)写老妇家的不幸遭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过程和方法目标: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3.把握重点词语,分...
《杜甫诗三首》结构分析
一、《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颈联倾诉思乡衷曲。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二、《咏怀古迹》(其三)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颔联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
内容预览:杜甫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3.背诵这三首诗。三...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内容预览:《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教案一、导入:“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
《杜甫诗三首》学法导引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情的理解。 2、了解作者生平及各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泰山的地理知识和“安史之乱”的历史知识。 3、发挥自己的想像,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设想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从而品味诗歌的意境。 4、将三首诗从时代背景、体裁、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杜甫诗三首》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自问世起,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脸炙人口,历久不衰。它反映的是诗人_____的高尚情操和_____的情怀。2、前四句写景,“城春草木深”写的不是生机盎然,而是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
《杜甫诗三首》同步大纲练习
【编者按】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岱宗()决眦()石壕()幽咽()②y()城sh()守y()越老y()③溅()搔()簪()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诗三首》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岱()眦()簪()逾()二、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3、《》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和《》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
《杜甫诗三首》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岱宗()决眦()石壕()幽咽()②yè()城shù()守yú()越老yù()③溅()搔()簪()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⑤暮投石壕村()⑥老翁逾墙走()⑦吏呼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