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
语文分类导航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技巧
诗词阅读及答案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诗词阅读及答案
春草诗词阅读答案
春草[宋]刘敞①春草绵绵②不可名,水边原上③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④,才入城门便不⑤生。【注释】:①刘敞(约1008—1069)字原父,新喻人。北宋学者。世称公是先生。曾任三司使、知制浩等官。拜翰林侍读学士。在朝敢于言事,为官所至多有治绩。并以学问渊博称名当时。有《七经小传》、《春秋权衡》、《公是集》等。与弟刘攽合称“二刘”,又合儿子刘奉世并称“三刘”。②绵...
隆中对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第23课《隆中对》一、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2.自董卓已来二、古今异义1.遂用猖蹶2.遂用猖蹶3.抑亦人谋也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5.因屏人日:6.孤不度德量力7.此诚不可与争锋8.将军宜枉驾顾之9.将军岂有意乎?10.至于今日11.愿诸君勿复言1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一词多义遂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遂用猖獗好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外结好孙权,内修...
马说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马说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策之不以其道()(4)安求其能千里也()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实词的掌握情况。答案:(1)有时(2)等同,一样(3)方法(4)怎么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的_...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
18《杨修之死》课前预习1、读得准:给加点得字注音。庖官鸡肋主簿恃才放旷分食讫佯惊大簏谮害麾军绰刀2、写得准:tún()兵páo()官bǐng()请主bù()yuán()门zèn()害huò()乱huī()军3、解得准:重、难点实词解释帐:班师:号令:恃才放旷:讫:佯:径:伺:谮:诈:麾:绰:4、课前预习本文节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
钱塘湖春行阅读附答案
今天,阅读附答案推荐的是“钱塘湖春行阅读附答案”。小编认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这篇,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现代诗:雪莱《给》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原诗(查良铮译):音乐,虽然消失了柔声,却仍旧在记忆里颤动——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却留存在它所刺激的感官。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赏析:雪莱的《给——》,是对爱情永恒的歌唱和赞美!诗人首先把爱情比着柔美的音乐,即使歌声停止了,但你仍无法忘记那优美的旋律,正如“音乐,消失了柔声/却仍旧...
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⑴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⑵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⑶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⑴从清明前,面对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的愉悦(1分),到清明后,面对落花飞...
宋词赏析 无名氏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凤栖梧无名氏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
浅析《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塑造线索
在小说《孔已己》中,鲁迅对落魄知识分子孔已己的刻画,目的是对封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的憎恶。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身上打满了孔孟之道的烙印,虽劳苦了半生,但却一事无成,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封建旧思想和剥削阶级的恶劣习惯在他身上都可以看到,形成了他好逸恶劳、自命不凡、轻视劳动的坏习气,虽贫困潦倒,但满口之乎者也,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所以...
《山雨》诗歌对比阅读
在语文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我们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对照,从而在差异中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今天,语文网小编推荐的是“《山雨》诗歌对比阅读”,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山雨》诗歌对比阅读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山雨(宋)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