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小学
五年级
北师版
下册
语文分类导航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导航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升初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数册导航
上册
下册
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北师版教案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学习他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准备: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质疑“”指谁?为什么称他“杂交说稻之父”?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二: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交流。(...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反思
以下是北师大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反思,由字典语文网教学分析频道小编整理提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本节课,一开课,从学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难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和开放性的问题:为什么说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奇”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们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批注。这个有...
《劳动的开端》作者简介
《把一切献给党》,是一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脍炙人口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的感人故事。它问世以来,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作者,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吴运铎。吴运铎,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相关知识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
教材分析:《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教学重点:对诗句意思的把握教学难点: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
《活见鬼》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课在有些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的恐惧着一个东西,那就是?你认为鬼真的存在吗?今天来学习一个鬼故事,师版题,生齐说课题。师随即问:这个鬼实际上是什么?人过渡:请一生概述故事二授新〈一〉学译文1齐有感情的读译文,师纠音2理解译文(1)故事发生的时间?深夜天气怎样?大雨(2)人物是谁?撑伞人和躲雨人撑伞人在什么状态下?赴宴回家,想象气三份清醒七分醉的状态(3)他为...
《神奇的书》教学解析
《神奇的书》是一首现代诗,作者以四个小节、相同的句式结构来展现书的价值,抒发作者热爱与赞美书籍的思想感情。其句式整齐,韵脚合一,朗朗上口。诗风清新明丽,词句间蕴涵深意。读后令人精神振奋,热爱书籍之情油然而生。把同是写书的古诗和现代诗放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了解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建议本课教...
《水浒传》人物分析
1、宋江形象分析: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宋江的绰号。《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
《夜雨寄北》作者简介
唐·李商隐 (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崂山道士》课文
从前有一个姓王的年轻人,排行老七,大家叫他王七。王七原是富家子弟,从小游手好闲,十分羡慕道家的法术。他听说崂山那地方有许多仙人,就背着行装去访仙学道。一天,他登上了崂山山顶,见到一座道观,环境十分幽静。道观里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长长的白发垂到衣领,神采奕奕。王七走上前去扣头拜见,和道士交谈起来。他觉得道士讲的话深奥玄妙,便要拜道士为师。道士打量了他几眼,说:...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