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词语解读方法
词语解读是文本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紧扣关键词语的分析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问题是:哪些词语不值得分析?哪些词语应该深入解读?前一问题还好解决,后一问题却需要探究。
孙绍振教授在此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他在《名作细读》的扉页上就表达了对“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的厌恶,并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认为,孙教授的这个观点完全抓住了词语解读的重点所在,是词语理解中值得重视的两种基本情况。
《沁园春·雪》一词中就有最能说明以上情况的两个词语:望、惜。
上半阙的“望”,表面上看语义明确,毫无探究之处,其实细细品味,里面蕴含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意味。能看见绵延的长城,能看见奔腾的黄河,能看见巍峨的大山,能看见壮阔的高原,非一般的看所能汇聚,非一般的登高望远就能完成,必须是超脱一般人的眼界,必须有凡人所没有的气度胸怀和精神意念,这一切方能尽收眼底﹗一个“望”字,道尽了作者吟诗之时高远的念想和豪迈的气概!
上面的理解,其实我们还是源于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掩盖在表面统一现象的深层的、内在的矛盾揭示出来。对文本的解读如果能从作品与现实的矛盾、不统一的方面入手,就有可能获得我们一时半会尚未可知的东西。
凭本诗作者的眼力,一眼望尽这所有场景,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他却在诗歌中绘就了如此壮丽的图景,这种艺术与实景的矛盾,恰恰揭示了作者展示自己精神世界的创作意图。再深究下去,“望”字所生发的矛盾还不仅于此,“大河”竟然在转瞬之间冰冻凝结,失去了波翻浪涌的奔腾气势,这是何等的不合常理;群山竟然可以舞动起来,成了蜿蜒游走的巨大白蛇,高原竟然可以奔驰起来,成了欢快撒野的象群,这又是何等的荒唐;更有甚者,在作者的主观愿望中,它们竟然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还要和那老天爷一比高低!这样的画面毫无疑问也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但却被作者“望”见了,望得真真切切,望得生灵活现,望得壮美无比!在这一望中,寄予了作者多少的思绪和意味。我们可以推断:这样的矛盾其实是一种精神诉求,是心灵驿动的反映,是作者在极力表现自己超越现实的一种强烈追求和渴望。
下半阙的“惜”,则是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但具体表述却又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了。我们依然借助还原法来分析,“惜”的直接含义是可惜、值得惋惜,但放在诗中理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惜”的对象是五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它们曾叱咤风云、盛极一时,所以作者尊它们为“英雄”,表达了对他们丰功伟绩的肯定。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作者又明确地指出他们缺这少那,总有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对成吉思汗,没有一点手下留情的意思,甚至用了较为强烈的嘲讽语气,流露出对他的不屑,这种前后语义的不统一,点出了惜字所隐含的复杂感情:一方面是赞美崇敬,另一方面是叹惜遗憾,还有就是揶揄和不敬。这种情感的交织必须通过矛盾的揭示才能体味出来。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张力,常常是违反基本语言规范的,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正是从这种隐藏矛盾的、个人化的运用中,我们能够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
应该说,以上的分析是词语解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让人较为快捷地把握到语词的用意所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分析可以大功告成,解读还可以继续进行。
对于文本来说,某个词语也许只是“沧海一粟”,分量很轻,但作为需要解读的词语来说,其地位却是不可小觑的。因为解读什么词语,必须建立在它在全文中理应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前提上,否则就违背了文本解读的原则和目的,而且也失去了解读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词语解读就需要有全局观念,需要放在更大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作者的意图、文章的思路,前瞻后顾,左右勾连,进而分析出词语更深的含义和更多的作用,这种方法我们姑且命之为“扩展分析法”,就像电影镜头将对象由特写一下子扩展到全景一样,能让我们在更大的背景下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
还是举那个“望”字为例,在前面写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一片迷茫的世界,按照道理是什么也看不清的,更别说望了,但诗人却在下面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壮美的世界,如果没有伟大的抱负,没有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和必胜的信念,这样的画面我们肯定是看不到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找到绝对有力的证据,接着作者把“望”变成了“看”:“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虽然只是想象,但却那么触手可及,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它分明闪耀着诗人理想的光辉,承载着诗人精神的寄托,此景不正是在严峻的现实中一种美好的憧憬吗?如果还要挖掘的话,周围一片冰天雪地,行军路上困苦不堪,作者却毫不畏惧,毫不沉沦,他看到了阳光,看到了希望,这是何等的达观,这又是何等的超脱!
再说那个“惜”字,前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是过渡,更是一种告示:多少历史人物,为日月增光,为山河添彩,他们值得敬重,他们值得崇拜!此语一出,下文“惜”的含义也就不那么唐突,不那么显出作者的狂妄自大,并共同为最后主旨句的出现做了不同的铺垫,这样的思路使得下半阙的情感也就变化有致了。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能不让我们猛然醒悟:惜得有道理,惜得恰到好处,惜得意味无穷,既没有恶意贬低杰出的历史人物,又很酣畅地褒扬了当今的“风流人物”。妙哉,“惜”也!
用“扩展分析法”去理解词语,视角会更准确,认识会更清晰,答案会更全面。
词语解读到此似乎已功德圆满,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其实不然,此时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运用“比较分析法”,就会发现词语解读又迎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种方法是选取相同文本或不同文本之间的词语,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式,以期获得更开阔、更深刻的解读。
先说说相同文本的词语比较。我们不妨再举以上两个词语例,这一次把它们放一起思考:都是单音节词,朗读时都必须有明显的停顿以示强调,在上下阙中都有领起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它们都在本诗中至关重要,重点解读它们也就理所当然。他们又有很多的不同:“望”是一种动作,可以间接表达激动、喜悦、自豪、崇拜等感情,“惜”是心理活动,直接和间接表达出尊敬、惋惜、自信、豪迈等感情;“望”字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雪景,动静相间,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惜”字后为我们品评人物,纵横捭阖,一气呵成,表现了诗人不俗的历史观;“望”是“惜”的由来,让这首词具有了诗情画意的美,“惜”是“望”的生发,让这首词具有了评古论今的理趣……两词之间实际上既有差异又有着许多的联系。
再说说不同文本的词语比较。这里就举同样出自初中课本的杜甫《望岳》和《登楼》为例。三首诗都是登高望远,都是写景抒情,因此也就有了可比性。
《望岳》一诗以“望”字统摄,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自己眼中的泰山,并抒发内心无限感慨,与《沁园春·雪》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且不说。单就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比较,就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会当凌绝顶”让我们体会到了两位诗人相同的豪情与壮志,“一览”之下,“众山”变“小”,这和毛泽东将天下景观尽收眼底又何其相像?年轻的杜甫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昂扬向上、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不正是我们在《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过的吗?“一览”之下,雄心勃勃的杜甫朝气蓬勃地向我们走来,一“望”之下,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意气奋发地向我们走来,两个不同世纪的伟人在他们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经典画面中走到了一起!
如果说这是一种异中求同方式的话,那么下面的分析就是同中求异了。
我们把焦点放在《登楼》最后一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上,其诗意是: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重用宦官的昏君,竟也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受后人顶礼膜拜!天晚了,我姑且吟诵《梁父吟》,希望自己也能够有诸葛亮那样的际遇。表面上看与《沁园春·雪》十分相像,同是点评古人,同是表达志向,但深入探究,其心境迥然有别:杜甫“怜”的对象是阿斗,是昏君;毛泽东“惜”的对象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诗人的境界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杜甫的“怜”情感单一,只是在抱怨、发牢骚而已,把自己的希望与前途寄托在别人身上,全没有青年时期的傲视一切、奋发有为的情怀,有的只是怨天尤人的悲悯情绪;毛泽东的“惜”却是情感丰富,气度不凡,对历史伟人既鲜明表达崇敬之情,又大胆指其不足,显露了自己非同一般的宽阔胸襟和伟大气魄,大有数风流人物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两相比较,高低也就分明了。
不比不知道。运用合理的比较,词语分析就会有新的视野、新的发现,并生发出更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来!
以上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形成如下的结论:一是词语解读的对象应该在全文理解中起关键作用;二是词语解读的基础需要具备微观和宏观的视野;三是解读的内容必须是有原文依据的、合理的分析,而不是脱离原文的、牵强的、故弄玄虚的理解。
词语解读是现代教师应该重视的必修课。深刻而恰切的解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文本,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