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设计方案
【内容提要】
课标让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明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真正含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意义、含义
一、方案介绍
(一)方案设计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1、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目前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革的问题。一提起“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方式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的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忽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因此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
(二)方案设计的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实际上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秀,但并没有完全具备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和21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反而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中一个迫切任务。
二、方案主要思路及内容
(一)研究课题界说
1、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造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
;承担责任的需要
。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重视过程性目的,强调形成性评价等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二)方案实施步骤
本方案准备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3—2006.4)准备阶段,对实施班级学生进行全面摸底,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进行科学分组,以6—8人为宜,每小组各选取一名小组中心发言人及记录人。
第二阶段:(2006.4—2006.5)理论学习阶段,组织教师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第三阶段:(2006.5—2006.6)研究实施阶段,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织教师搜集整理研究资料,并将实施的内容进行规范实验,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分析、探讨。
第四阶段:(2006.6—2006.7)课题总结阶段,整理全部的研究资料,分析得到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申请结题鉴定,聘请专家评审。
(三)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1)创设愉悦情境,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再创造。
(3)创设求异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予以肯定。
2、提供机会,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自主学习,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具体做法是: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设定学习目标,预习课文等;课上让学生自主读书。总之,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达到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学会沟通与合作技巧,学会倾听与他人分享,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4、体验成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良好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5、延伸扩展,在更高层次的探究中发展。
学生从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文延伸到更为博大的领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6、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采用“引、放、扶”三个阶段教学法。
(1)引
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开课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想想读懂了什么,和伙伴们议议,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
(2)放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寻找伙伴,自由地学习喜欢的段落,自由地研究不懂的问题。学生利用各种资料与手段尝试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深入。
(3)扶
扶在关健处,点在疑难处。
经过巧妙的“引”,大胆的“放”,及时的“扶”,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总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发展自我,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积极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三、方案设计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价值引导理论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即是指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因此基于这个观点我们要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自主构建理论
自主构建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通过活动和自主构建,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个性等得以表现,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基于此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实践依据
在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表明学生在有兴趣时,在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在能自由参与探究与创新时,在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在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在教师对他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学得最好。究其原因,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有此美好的境界。
四、方案设计的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如下价值:
1、有利于教师确定现代阅读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体验,使教师成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2、有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
,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程序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赖德胜
2001年7月第1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巢宗祺
雷实
陆平
主编
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