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堂实录1
《登高》实录
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下面纷纷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那么我要问一句: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为了望远!”
我笑了:“这是原因之一。古人登过许多楼,岳阳楼,鹳雀楼,黄鹤楼,柳州城楼,宣州谢朓楼等。可见登高在古代是一种习俗,那么大家想一想,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中秋节!” “重阳节!”
“对,中秋节也有登高的,但主要是在重阳节,刚才提到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重阳节登高。此外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人日’。‘人日’是哪一天?”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有一首诗里说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三年。’诗题就是《人日思归》。实际上最初登高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古人眼里,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与天交流,一般要登高。古代天子要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既然是天子,自然要拜天了,最常见的封禅之地就是泰山了。可见,最初的登高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后来宗教意味渐渐淡去,成了文人们一种消遣。那么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思乡!” “忧国忧民!”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登高以后就会忧国忧民?你能够讲出一个道理吗?我再问,登高的时候人往往会高兴还是不高兴?”
“不高兴。”
“为什么会不高兴?实际上古人讲过一句话:‘登高者处自卑。’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当我们登上高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有一种沧海一粟的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王海,他登上高处以后感叹:‘我由来不悲,今日直欲悲。’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在古诗里表现得特别多。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后很自然地感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勃登上滕王阁,也很自然地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所谓的‘盈虚’,指月亮的圆缺,这里指的就是时间了,也就是说,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让你坐在一个房间里,你就感觉不到了。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也感叹道:‘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所以我们极少能够看见登高而喜的诗歌,杜甫倒写过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有一种豪情,但是比较少见。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一首也是由登高引起悲凉的诗歌。我们讲诗词侧重于应试,但是仍然不得不介绍一下杜甫。杜甫最初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又穷又酸,事实上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唐初诗人如果能够数十个人的话,杜审言应该在其中。杜甫的父亲杜闲是奉天县令。但是,那也是他的伤心之地。杜甫的母亲死得早,杜甫被寄居到二姑家里,二姑对他非常好,杜甫和她二姑的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保住了杜甫的生命。”
“这样的人我觉得在现在是很少的,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有唐义姑’。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各国打架的时候,齐国攻打鲁国,百姓逃难,有一个鲁国妇人拖着两个孩子逃难,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自己的侄子。眼看齐兵快追上了,她丢下自己的儿子,抱着侄子跑。齐兵追上以后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了一句‘弃子以行义’,齐兵感叹,鲁国妇人尚且知道行义,况其他人乎?于是罢兵。杜甫小时候特别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也算是一个神童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志向也很远大。成年后又遇上安史之乱,可算很不幸了。三十五岁去长安求仕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绝,生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政府低价出售的粮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后来终于熬过了逃难生涯,他去见天子,‘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诗写到最后,笔锋一转,总会转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上去,这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很多非常伟大的人物,都经历过巨大的挫折。这个巨大的挫折往往是指他的家庭或者家族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如果一直富有或者一直贫穷,成不了大家。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鲁迅!” “曹雪芹!”
“看,已经两个例子了。鲁迅原来家境不错,曹雪芹原来也是公子哥,两个的家族都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我们文学史上有六位大家,已经有一半有了这样的经历。包括屈原,苏东坡,都有一个落差,但以这三个人最为典型。为什么这三个人会成为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从小贫穷,会有什么恶果?他往往会失去求学的机会,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小富有,他纵有才气,也顶多不过是一个才子而已。像杜甫,顶多不过成为李商隐一样的诗人,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只有先富后穷,他即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因为家族的变故更容易看透这个世界。他看透了这个世界,才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能理解一句话:‘苦难是一笔财富。’很多人对这句话不屑一顾的。高尔基讲过一句话:‘苦难是最好的大学。’我严重反对这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苦难往往造就的是贫穷,犯罪。因为苦难,很多人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或许很善良,但更有可能同时很愚昧。一些杰出的人,往往会越过这些苦难,但数量毕竟很少。”我跟学生聊到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阿飞,我举了希望生的例子、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专注,一种进取精神让其他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人,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阿飞,他们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一如阿飞渴望成名。更重要的倒不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坚韧,而是贫穷所给予他们的那种善良以及对人的诚恳。同时,他们比其他的同学更懂得感激。来自老师的点滴关怀都能够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对没有经历过困难的同学来说,安逸的生活是另一种形式的苦难,甚至是更为可怕的苦难。能不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沉沦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要成为一个时尚的公子哥是容易的,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却很困难。
“这是杜甫暮年所写的。前两句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我们知道,魏晋以后,很少有单纯写景的诗,古人有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如果我让你鉴赏第一句话,你怎么来做?首先,你要考虑写了哪几个场景。”
“风,天,猿,渚,沙,鸟。”
“好,写了这六个东西,这六样景物在诗歌中被称为什么?”
“意象!”
“什么叫意象?”我问。
“你们不要苦心去想意象的定义,你先考虑,意象由几部分组成?”
“两部分。”
“对,一个物象,就是你所写的事物,一个是寄予在事物中的思想感情。那么意象就可以这样来定义,所谓意象,是指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思的交融。客观景物我们已经找出来了,一共有六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至少我们找到一样东西,找到一个猿。猿的声音比较凄凉.我们至少可以判断出第一句话的基调是悲凉的。然后风是什么样的风?”
“急风!”
“天是什么样的天?”
“高天!”
“他登到高处,天应该比较近了,怎么反倒说高了?”
一下子把学生考住了。
“呵呵,随便一句把大家就问住了,其实没意思的一个问题,不管它了!”
本来是随口一问,打算放过去,结果下面喊了起来:“讲嘛!”
“可以从两点来解释,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判断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所以并不一定登上高处,天就低了。另外,这是什么季节?”
“秋季!”
“为什么这样说?”
“秋高气爽!”
“对,天高主要是点明季节是秋天。作者登高是在夔州,是个风口,如果把这句诗改为‘风和天暖鸳鸯飞’,调子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一句很明白。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话里好像没有哪一个意象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悲,要分析怎么进行?老办法,改一改!我另写一句诗:‘枫红沙黄鸟飞来。’”
“沙怎么是黄的?”
“我们经常说黄沙黄沙,沙怎么不能是黄的?”我笑了。“你读这句有没有凄凉的感觉?”
“没有。”
“那你发现什么变了?”
“颜色!”
“对,颜色变了。清白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冷色调!”
“对,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大家还注意到我有一个变化,我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我又问
下面七嘴八舌,有几个同学说“回”说明鸟在盘旋。
“对,鸟为什么要盘旋?”我问,“‘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
“作者的孤单无依。”
“这样一来,我们就彻底明白了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现在如果让大家写一段话或者围绕这两句写一篇文章,你会怎么写?第一步,先要交待写了几样景物,一共是六样景物。然后写这六样景色表现了深秋怎样的景致。他写了深秋的广阔凄清的景色。这凄清的景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比如写到了猿,猿的含义要写出来。第二层,写到了色调。第三层,写了鸟在空中盘旋徘徊,让我们联想到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写成千字文不成问题。如果是高考诗歌鉴赏,要写一段话,怎么来写?大家听,听我的顺序: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通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大家注意到我写这一段话,由表及里,有一个顺序在其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句子好不好?”
“好!”大家齐声说。
“因为是杜甫写的。”有人在下面小声说。
“哦,因为是杜甫写的,为什么杜甫写的就好呢?我们要考虑,你换成其他写法其他词行不行?往往不行。我们依然玩一玩换字的游戏。我开始改了:‘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我们现在开始讨论。我发现我有时候改诗往往比作者更符合实际情况。首先他用的是‘落木’而我用的是‘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落木!”
“为什么‘落木’好一些呢?”
“其实我们在《说‘木叶’》里学过,我不过让你们温习一下而已。‘落木’与‘落叶’音韵都是一样的,究竟什么原因?
“‘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
“好,还有没有其他看法?”
“‘落木’很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
“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好!蛮有道理的。还有没有?想想看,从颜色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我们刚才这两个同学讲的两点非常好!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
“沉重!”
“所以用‘落木’比较好。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特别紧,在这种情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知道,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飘飘’下,不可能是‘萧萧’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不符合实际情况,就是‘无边’二字。大家想象一下,杜甫在这里看到了山,看到了江,看到了树,但是能不能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色?”
“不可能。”
“对,不可能的。除非武林高手在树林里发功,一般情况下看不到。即使在树林里,也不会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叶子不可能全都哗啦啦往下掉,那他为什么要用‘无边’?很明显,杜甫观察景物不细致,没我细致。”大家都笑了。“那这里是不是在写实景?”
“不是。”
“他实际上感觉到秋天是无边无际的,他把自己的心理感觉写出来了。就像歌词里唱道的:‘我的世界在下雨……’你的世界在下雨,但是别的地方可能是晴天,他只是在写自己的感受,不是客观描绘。在这里,作者的心境决定了叶子怎么样往下飘。如果是在谈恋爱,往那儿一站,叶子是这样飘的--”我做了一个盘旋下落的手势,“因为他心里面的情丝很长,所以就这么绕啊绕。你去看宋词,宋词里面的叶子绝对不会‘萧萧下’。这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想大家慢慢会明白一个道理,这样的句子我们写不出来,如果写,可能就写实了。还有一个句子,李煜写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说满林子的花唰的一下子全谢了。你再想一想,李煜是一个国君,他整个国家唰的一下子就没了!是不是像林花唰的谢了一样?为什么李煜的词能够打动我们?因为他有亡国之恨,感情比一般词人更为深沉。”
大家哄笑我那个“唰”字。
“我们才讲了半句,另半句是这样说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改成‘不尽大江滔滔来’,首先我们要考虑,为什么‘大江’不如‘长江’?”
“因为江是长的。”
“谁说的?那苏轼为什么说‘大江东去’而不说‘长江东去’?”
“‘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哦,一个强调壮阔,一个强调连绵不断,那么杜甫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有哪一个同学说一下?”
大家在议论,但是没有人回答。
“其实我的问题蛮有难度的,前面说‘无边落木’,为什么不说‘一条林带’?我们也有三北防护林嘛。这个地方我说一下。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后面再说‘大江’就不好。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的话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这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应该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知道,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
“时间!”
“对,时间。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逝者如斯。”
“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好,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
“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上染上了他的心情。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老杜写得确实好!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然后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首先我问大家,颈联写了几层意思?”
下面有说四层的,有说七层的。
“恐怕不止四层。我们来看一看,前面写景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心情含悲。为什么悲?这里做了交待。他是不是在自己家里面?”
“不是。”
“对,作者作客他乡。作客他乡,心里面肯定很悲凉。那么是不是一次两次作客?”
“不是。”
“不是,是‘常作客’。为什么经常作客?即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事业。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什么季节?”
“秋天。”
“不但在秋天,而且离家有多远?”
“万里。”
“这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下一句又写了四层意思。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据考证,杜甫得的是糖尿病--”
学生感到很惊讶,又开始议论纷纷。
“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呀!就这样一个老人,以多病之躯,登上高处,看到那样的景色,就很悲凉。我们原来说过,这一联和上一联相比,应该有所变化。从意象上来讲,上联比较疏,这一联比较密。而且上一联是写景,这一联是写人。直到这个时候,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悲什么?”
“没有。”
“但是我们能不能猜到?”
“忧国忧民!”
“是的,不但忧国忧民,而且忧自己。一般最后要点出来,他没说,你在写的时候就要点出来。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大家注意前四个字的声调。”
学生在下面读,这四个字正好是四声。
“两鬓已经斑白了。‘新停’的‘新’是什么意思?”
“刚刚。”
“对,‘刘备新死’就是‘刘备刚死’的意思。‘浊酒’算什么酒?是不是五粮液?”
“不好的酒。”
“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就是这个意思。我估计许多人会觉得这首诗写得最不好的就是最后两句。”
“是。”学生纷纷点头。
“前面第一联写得凄清,第二联写得阔大,第三联交待原因,写得繁复,第四联马马虎虎就结束了,虎头蛇尾。但是为什么又说他的诗写得特别好?我们想象中他的尾联应该发泄一下,‘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应该这样的。但老杜没有,他前面的一腔忧愤,用最后一句话,活生生地把他咽回去了。我们经常用四个字概括杜诗的风格,哪四个字?”
我环顾四周,看样子没人知道。
“沉-郁-顿-挫。每一个人的风格你都要记,每一类诗的风格你也要记,一个人,他无论怎么写诗,大部分诗歌总是体现出相同的风格,风格即人嘛。沉郁顿挫这几个字怎么理解?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是指感情深沉深厚,--说实话,中国古代诗人中,能够把诗歌写到沉郁的人极少--难度太大了!你想一想老杜的一生,他的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顿挫很多时候是指笔法上,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直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马上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呀旋呀,这叫沉郁。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杜甫的诗歌显然不是豪放,豪放的是哪几位?”
“李白!”
“苏东坡!”
“对,这两位的诗歌很豪放。但其实我觉得豪放还不是他们的主打风格。李白的风格应该是飘逸,苏轼的特色则是旷达。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沉郁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沉郁。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形成了沉郁的风格。杜甫的诗歌我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进入‘咏史怀古诗’专题。
在讲这个专题之前,我要求大家先背诵下面五首诗:《蜀相》、《 石头城》、《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纵观诗歌的特点,可以分为若干类型,这里面有一些类型是我们讲的重点,第一类是送别诗。这是古诗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者表达离愁别绪。在题目上经常有‘赠、别、送’等字眼。因为送别时多与贬官有关,因此也往往感慨时事,发泄愤懑。第二大类,山水田园诗歌,我们已经讲了。第三大类,边塞诗,高考考的并不是太多。边塞诗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的,有的侧重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有的侧重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第四类,托物言志,比较少。第五类是闺怨诗,这些诗大多与妇女有关。一种是妇女对在战争前线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一种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忧愁、伤感。当然,作者基本上是男子。第六大类就是今天要讲的咏史怀古诗,咏史与怀古不一样,还有一个咏怀,更不一样。所谓的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一类诗的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喻今,讽今,伤今,鉴今。’”
我对这八个字逐一进行了解释并记他们做了记录。
“他们的主题也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以前是多么的繁华,现在都衰败了。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看到古代的贤相良将,自己也想一展宏图。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因为不施行仁政,要引以为戒。这类诗包括三类,一是咏古迹,一是怀古人,一是忆古事。我们先从主题讲起。第一大主题--抒发感慨,感慨兴衰。如果遇到第一类主题,你要记一些词,到时候排列组合。大家记一下: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如果遇到具体的题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三到五个词。”
举《石头城》为例: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问:“这首诗里用了哪些意象?”
“群山,潮水,空城,旧时月,女墙……”
“大家注意,作者笔笔写现在,笔笔也在写历史。你看那围绕故国的群山还在,但是故国不在了;淮水的潮声还在,但是城已经空了;旧时的月亮还在,但是人已经没了;女墙还在,但是守卫者已经消失了。不变的是物,变化的是人;不变的是自然,变化的是人事;曾经的繁华哪里去了?用旧时月,就是提醒今月曾经照古人。意象的凄清映衬出作者的心情。李白的诗中有这两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但是李白没有刘禹易写得好,李白点出了‘吴王宫里人’,但是刘禹锡没有说,我们却深刻地感觉到了历史的存在,这是他的高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