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实录】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对秦兵马俑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是意犹未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去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为了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幅秦兵俑开掘的一号坑的图片,让大家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词来赞一赞秦兵马俑吗?
生:美妙绝伦、栩栩如生、盖世无双……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重点讨论,研究的话题,实际上也是第3节过渡句提供给我们的。
回忆第3节的内容,即板书:
⑴ 规模宏大
⑵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第一个话题,请同学们迅速从文中找出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生:通过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列数字等。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师:哇塞,你读得真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是抓住文中关键词来读的,如“足有”、“最大”、“最多”。
师:老师从你这儿又学到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谢谢你。
出示词语赏析读。
师:其他同学,也想学着她的样子读吗?人多气势壮,我想你们一定会读好的。
出示: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师: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师: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你睢(指着图画对照描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不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糜的大军吗?
师:真是因为有如此高超的制作工艺,秦兵马俑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下面,我们再次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来仔细瞻仰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第二个话题。
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4~8节,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俑,美美地多读几遍。
师:看来同学们都兴趣盎然,能用书上的语言把你们喜爱的一种俑介绍给同学,让同学听了你的介绍,也喜爱上它,可以吗?
a先小组互相交流(略)。
b哪位同学来介绍。
生:介绍(给图画课件)(略)。
师:哇,你简直能胜任解说员。本来老师不太喜欢这种俑,经你这么一介绍,嘿,还真也喜爱上它了,你真有本领!你说得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也能把它读好,有信心吗?老师这儿作-友情提示。
出示想像画面读。
师:即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例如,在读到将军俑时……有人理解吗?讲给他听。
生:(略)
师:老师相信你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读好课文。
师:你读得真棒,老师听出你对这种俑的喜爱了。其他同学们想不想也来试试(齐读)。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带劲,老师也想来试试,同意吗?来真格的,还真有点紧张,来点掌声,好吗?谢谢,谢谢。
师:配乐读“武士俑”。
(响起掌声)
师:你们的掌声代表什么?
生:是我们对您读书水平的折服。
师:是吗?现在老师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是带着表情,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陶醉其中,明白吗?
出示:表情陶醉读
师:心动吧?赶快行动吧!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介绍。
……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一一介绍。
师:看来,同学们都深深地喜爱上了兵马俑,难怪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以来,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出示: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国民党主席连战: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真是世界奇迹,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
(交流)
师:当然,我们知道这些历史文物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还有待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把这些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得以发扬光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萧克说得好。
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箫克
师:这里的“先人”就指古代劳动人民,“来者”就指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师:让我们永远铭记住萧克先生的话,永远铭记住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史命。
(齐读萧克先生的话)
【我的教后反思】
教学《秦兵马俑》一课之后,若后所思,更是若有所悟。虽为年级组内的一人一课,可课前的我仍有所顾虑。为何?毕竟是小范围的公开课么,不比往日。故而课前小心翼翼地去搜寻、去浏览、去借鉴了好多相关的备课资料。说实在的,这样一番辛苦值得。因为它十分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丰富的素材,更是让我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是教后的第一感慨。今后,这样的做法我将一如既往地去坚持。
思之二:组织教学时,我首先考虑到我平时课堂教学的所谓风格:投入而激情四溢。再有,就是充分地去考虑了我班的孩子,他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思考领悟之中?相中了一份教案后,就开始全力思索课堂教学的设计问题了。时而想一想,时而写两句实施的流程。就这样,走进了课堂。
思之三:课堂上的某些教学环节,现在想来还显稚嫩:
1、开头导入明显罗嗦,几个问题一个答,且表述得有点语无伦次。
2、中间过渡不够自然。在导读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时,生硬得很。接着到“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依然如故──失败。
3、教学“规模宏大”一节时,重点未曾完全凸显出来,尤其是那些数字的指导朗读──几乎没有。
4、最后还设计了让孩子们“留言”的环节,可时间不允许了。为何?中间拖拉了,我的话也多了好多。
5、教者我的引导作用没能全面展开,单一的为完成可怜的一点教学目标而孜孜不倦,甚至是乐此不疲。忽略了“大语文”的理念,这是对本组教材没能系统地进行研读有关系,我已充分意识到了。
教后反思,让我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更能在反思中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