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
4.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境,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自己深入课文,边读边思,并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从而使理解更深入。让学生在“欢乐的海洋”的理解上相互补充。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二 课 时
一、 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1. 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板书:梅花山)
2. 春姑娘唤醒了春笋,春笋一节一节向上长;吹醒了小池塘,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她又来到了梅花山,又将给梅花山带来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南京的梅花山去看看吧!(补齐板书:春到梅花山)
二、复习词语,铺垫下文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吧!
2.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朗读课文,品味花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
出示“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思考:梅花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的天气怎么样?(早春,天气还有些冷)
(2)早春,天气还有些冷的时候,梅花就开放了,是一朵梅花开了?是一株吗?是一片吗?到底是什么?(板书:满山的梅花)
(3)那你们看到满山的梅花是什么样子了吗?(课件出示满山的梅花的图片)你能从文中找出形容满山梅花样子的语句吗?
出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这一句中出现了两个“挨”不光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而“片片彩云“是打比方,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确实像片片彩云。
(4)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你们能把这种美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5)远看的梅花可真美,下面我们走近点,走到梅花树下去仔细观赏观赏。(出示梅花图片)
(6)近看的梅花又是什么样?你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请在书上找到答案。
出示:“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晶莹透亮”你能读准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是说梅花开得十分艳丽,再加上早晨露珠未干,在阳光的照射下,便给人一种透明,光洁之感。现在,我们也走在这梅花林中,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指名回答)
(7)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欣赏梅花的美吧!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既然梅花这么美,那人们喜欢梅花山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读一读。
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2)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的人流”。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子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
(3)填一填: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4)是啊,梅花山上看花的人可真多呀,看花的人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连连不断,照相的、摄影的到处都是,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此时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此时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你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梅花欣赏完了,你们觉得人们舍得离开梅花山吗?人们很留恋梅花山,就像我们上学期学的《看菊花》中一样,在《看菊花》中是怎样描写的?(“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4.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到底喜爱梅花什么呢?(喜爱梅花的姿态,喜爱梅花的清香,喜爱梅花不畏寒冷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学习 的这种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客服困难。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的赞美吧!
四、交流诗句,内化积累
1.其实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都写诗词来赞美梅花,我们来交流你积累的赞美梅花的诗词。
2.出示古诗: 《梅》(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五、作业布置:
1.把梅花山的美丽景色回家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搜集更多的有关梅花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
4. 春 到 梅 花 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