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分析   2024-12-02

《敬畏自然》是一篇新课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敬畏自然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注:此课为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的参赛课。指定课文并在指定时间内备课(一天)上课。

选此课文基于以下思考:

1、 必选八年级下册课文。看课文长短,作为参赛课堂,有意避开鲁迅的文章和文言文和诗词类的。

2、 太著名的文章如《我的母亲》、《云南的歌会》、《春酒》等文章在很多的场合中上过,不好在一天之内处理得有新意。

3、 环保题材的文章现在是比较热门的,容易找材料。而本文除结构分析上有点难度外,课文的语言是比较优美和哲理性的,有很多可挖掘之处。容易上出亮点来。

选了此文后,也有语文老师反映这课比较难,我想难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吧:一是课文本身的资料不多,因为不是常用来开课的,翻了几个教案也都是很平常化的。很少有人精致处理过。二是文章有些语句有哲理性,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正是考验老师的引导能力的环节所在。三是环保题材的文章,不象亲情题材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环保的情感往往在现阶段的学生中,只是较高较空的口号。课堂情感的落脚点很难把握。

师:大家都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应该要征服自然。为此人类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你看围海造田,座座厂房可谓是烽烟四起,条条公路可以说是像水中藻荇一般交错纵横,而那幢幢高楼更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而人类并不满足于此,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于是进入太空、造访月球,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征服自然、征服宇宙已经为时不远。然而我们却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人类应该要敬畏自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个声音,读读这篇文章。也许它会给我们带来理性的思考。

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评析:我们总是不放心,其实课堂上的语言要简练,我们总喜欢将问题换一个方式重复一遍,就怕学生听不见或听不懂,常常既浪费了时间,又迷糊了学生。)

生在浏览课文,大约过了三四分钟,师提醒:浏览课文,我们可以速度稍微快一点,大致地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

师:好了吗?谁能告诉我?(几次的提问,给学生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了,比赛课最怕的就是学生不回答,所以应该适时地给学生减压。)

生1: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师:人类要征服自然,却不知道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人对自然的认识好象是错误的。(手势让学生坐下)还有吗?谁来说说?仔细看看,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告诉我吗?这篇文章作者讲了一个什么问题?讲了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什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变个词语重复。课堂的评价确实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块,很多名师的课堂中,一句简简单单的点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里老师的这句话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他回答的是不是对的?以致下面同学不敢举手了。后面这七个问题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样更造成了一种压力了。)

师让另一位学生站起,学生没有回答,又让其坐下了。

师:看来你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指另一位同学)你能告诉我吗?

生2: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是渺小的。

师:也就是说告诉我们一个问题,人应该要敬畏自然。其实这篇文章大家注意到没有,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什么?文章的题目就是什么?

生齐答:敬畏自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就是要让学生将文章的内容概括为这四个字。叫了三位同学回答,目的就是引出“敬畏自然”这四个字而已。我认为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生1生2的回答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找一下他们的共同点,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是渺小的。找一下他们的不同点:生1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角度,生2从智慧角度,那么就可以引发更多的内容,课文还从哪些角度呢?这样就可以梳理清楚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设想而已,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师:文章告诉我们人应该敬畏自然,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这个问题,那么,请问一下,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你能找出作者用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关键性语句吗?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里寻寻觅觅、圈圈划划。找出你认为能够说明人类应该要敬畏自然的一些理由、一些原因?再次朗读课文。(学生并没有发出声音)(可能是由于惯性吧,一开始时老师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定势,没有感觉到应该是发出声音的朗读。)

师:什么叫朗读呢?朗读就是要发出声音的读。(生发出声音读)(课堂上学生其实还是很听话的。)

师提示:在读的过程中要寻寻觅觅。(师作巡视,过了大约一分半钟时,师再次提醒,别忘记了用你手中的笔边读边划)

(评:1.初算一下,这篇文章有两千字以上,如果按照平常的速度看一遍需要六分钟,读一遍需要八分钟吧,因此,上课如果让学生从头到尾地读两遍,就需要花去十四分钟,这样的课堂安排显然是可以再紧缩一下的。那么,对于1500字以上的课文,我们课堂上应该如何去操控学生的朗读呢?而学生朗读只用了六分钟,看来学生是读得很快了,这样朗读他们有思考的时间吗?最后朗读停下来时,教师还好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没有马上接下去说。2.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应该随时提醒呢?这样会不会打扰学生的朗读。我们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时,插入一些声音,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原来这件事情的效率。如果个别同学忘记了,可作个别提醒。这还是课堂探操控的研究吧!)

师:从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文章哪一些话可以证明这个观点,刚才大家在课文中的寻寻觅觅应该说大家都非常认真,都在书本寻、圈、划等,哪位同学先来发言?

生直接回答,听不太清楚。(学生回答的习惯不好,总是低着头,很难为情。一方面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不足,需要教师课堂上不断的加以激励,特别是这样的公开课场景下,学生表现更为紧张。另一方面,对学生平时也应该对学生的这些不良的习惯进行改正。想起特级教师那节《山羊兹拉特》的课,教师真的如果放开了,学生也会真正地融入课堂之中的。课堂需要教师打开窗户,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只有入境了,课堂才是和谐的,才是一种享受。)

师提示:首先我觉得应该告诉大家在哪里。

生:第86页第五段。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创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师重复这句话。我觉得我有一种不同的看法,人类不是有一个克隆技术吗?他不是可以创造出和我们一模一样的生物吗?一样的人、动物吗?(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引进克隆技术对文章的分析有作用吗?还不如好好的读。突出“这样丰富多彩”“却不能”“一个”“哪怕是最简单”这些词语,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这些词语就能表达得出来。语文课更应该分析文章的用词吧。)

生辩:但他需要这个动物的细胞核。

师:是的,他需要这个动物或生物的细胞,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呢?还记得我们在苏州园林里哪个词语来概括?还记得我们在苏州园林里,那些假山的堆积像艺术而不是技术,而大自然的作品应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而人类的作品只是技术而已。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区别。其他同学还有吗?(很贴切的比喻,只是苏州园林这一课学生在太熟,新课程的教材上好象并没有出现,这样可以在屏幕中打出来,学生也可理解的。)

生: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师:嗯。说明了什么?人类的渺小(个别学生先说,老师迫不及待地跟上),人类呀,有那么多的成就,在自然面前只是一个小水滴而已。可见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人类的智慧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还有吗?(如何丰富语文老师的词语呢,我们在上课时常常觉得自己表达的匮乏,也许是说得太多了,让学生感觉教师太唠叨了!)

师:大家在这表示这样的句子时可采用这样的句式是不是更完整一些呢?(屏幕显示:人类敬畏自然,是因为______)(没必要给学生上枷锁的,前几年好象很流行用怎样的句式回答,我在课堂上也经常采用,结果发现,原本认为规范一下学生的语言,结果却是扼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放不开手脚。在学生回答之时,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能养成规范回答的习惯了。)

生:人类敬畏自己,是因为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

师:嗯,使他们能表现出难以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是人类的智慧所无法胜任的。

生: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师重复这个句子,问:相形见绌什么意思。

生迟疑。

师:相比较差别非常之大(有学生一起在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作者用哪一些词语来形容大自然 的智慧呢?他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可见,大自然的智慧用了哪一些词语,大家把它划出来。作者对大自然的智慧的赞美,文章用哪些词语?(学生静默不语)师又提示:我们就看看第五段好了,以第五自然段为例。(停顿了一下)一起说好了。

生齐答:深邃、高超、精巧绝化、高深莫测

师:我们知道人本身是大自然最高的智慧的表现,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是自然最杰出的作品。这些词语,我们把它们去掉,会怎么样呢?如:无论是星空,还是灰尘,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的智慧。

评析:1.有关提问:用最少的语文表达问题吧,我们常常将问题换词作为给学生以铺垫,我们主观臆断认为这样的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其实效果恰恰相反。学生被你的“变脸”迷糊了,这个时候不是显示语文老师丰富语言积累的时候。

2.有关学生回答的评价:J老师基本上是采取“重复加无为”的方式,将学生的回答重复一下,或换词说一下,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敬畏自然”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基本上就是文章中找一句读一下,为什么不追问:“为什么找这一句?”“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简洁的表述一下?”其实发现,读课文是学生最佳的逃避教师提问的一个策略。因为现在我们一般认为,课堂上回答错误是没有关系的,而且语文课本来答案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读一下课文,是很容易应付过去的。然而我们就很难断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进行有效的思维,这样的回答之后,学生的做题能力会不会提高呢?

以上内容来自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点击显示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0683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