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06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 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 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 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点击显示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泰国
《马说》课文翻译
《古诗两首》背景资料——作者简介
语文课堂中 对话式教学初探
《体育世界》课后反思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音──我听闫学老师执教《伯牙绝弦》
《母亲的恩情》课堂实录
《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
2013五年级教师工作总结
谈有效的语文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08271/
上一篇: 《观察中的发现》说课稿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