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求及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求及策略

教学分析   2024-11-29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它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为了克服以前“满堂问”的现象,真正发挥提问的语言效应,我们必须切实弄清课堂提问的要求,讲究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要求

1、针对重点,突破难点。这是课堂提问的首要任务。课文的重点内容一般体现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而教学难点则要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如《鸟的天堂》一文,大榕树的奇特长势和百鸟飞鸣的景象是课文的两个重点,教师可针对对二者的理解与掌握设置疑问。再如《月光曲》联想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提问:①皮鞋匠静静地听什么?在静听中他和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②(承接问题①的答案)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怎么会看到“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由于这些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难点,因此,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准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2、引发思考,训练思维。这是课堂提问的基本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回答课文中的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问达到引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课堂提问需始终扣住这个基本点,掌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如教《会摇尾巴的狼》,比较问题:①老山羊“看了狼几眼”,是什么意思?①为什么作者不写老山羊“看了狼一眼”,而要写“看了狼几眼”呢?显然,问题②更能引发学生对“看一眼”和“看几眼”作全面而细致的思考,然后得出结论:“看几眼”是表示老山羊对狼的仔细观察和对狼说的话的怀疑。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是课堂提问的主导方向。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改变以往靠“尖子”撑场面的现象,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自尊。向学习较好的学生提问,可摸到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他学生作出榜样;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学班中的大部分,应把他们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了解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激励他们向中上等学生看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如前所述,要达到提问的基本要求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根本目的,需掌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这里的技巧,实质就是一种方式,一种策略。简单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理解课文角度看,要抓住要害,简化提问。

要把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成语言思维训练课,须把用于提问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到问之必须,弃之不行。因此,需深钻教材,抓住要害,精选问点,并使提问体现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回环,发挥理解课文内容和挖掘语言因素的双重功效。

课文中的要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关键点。大致包括:

①教材的重点。这往往既是文章重点,又是训练重点,于此处设置疑问,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地理解课文,而且要紧扣教学目的,巧妙地处理教材。这里,且举《滥竽充数》的三种提问设计为例:

第一种:a、南郭先生是怎样钻进乐队滥竽充数的?b、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二种:a、南郭先生为什么能够滥竽充数?b、南郭先生是怎样离开齐国的?分析他的心理活动,并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种:a。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b、同是一个南郭,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可以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齐缗王时只好偷偷溜走?

《滥竽充数》的题旨,似应建筑在两个方面:一是南郭先生主观上不学无术,为混饭吃而装腔作势,滥竽充数,实不足取;二是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充数,外界提供的很大的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以上第一组问题未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教材,只是一味地遣责南郭,“追究”其主观责任。第二组问题大概受某些时文的影响,强调客观因素,意在揭示南郭自愧且发愤的心理,从而为南郭“平反昭雪,落实政策”。这也未能按照教学目的妥善处理教材。这两组提问,就问点的整体属性而言,都存在着偏颇和缺陷。相比之下,第三组问题既能准确体现文章重点,又扣住了该单元“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训练要点,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拓散思维,显然比一、二组问题要优化得多。

②结构的纽结点。这往往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段落,于这些地方设问,不仅可以导向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助于将问题串在一起,突出提问设计的连续性和整体感。如《赤壁之战》的过渡段是:“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追问:a、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b、黄盖想的计策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c、从课文里看,东吴是怎样进行火攻的?由于这些问题抓住了文章结构的纽结点,牵一段而动全局,整篇课文的细目都被拎起来了。

③文章的点睛点。也即课文内容和中心的聚焦点。这种点睛之笔,往往有窥视中心、统帅全文的艺术功用,可以使文章的外部结构交织缝合、内部意义脉络贯通。因而于此处设置问点,自然有助于辐散沟通,把握意旨,理解主题。比如《海上日出》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作为点睛之笔,照亮全篇,就有设疑讨论、体味的必要。

④作者的动情点。也就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同时也是意境的落脚点。于动情点处设问,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会文章的情感意境。比如《难忘的一课》,动情点在“我”和师生共同的爱国主义感情上,抓住课文最后感情的爆发处设置问点,是不难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界的。

2、疑难点。对课文的疑点设问,自然无需多说。文章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类的,常常需要疏解性提问来解决问题;一是课文理解类的,需要有的放矢,巧设问点,通过答问和归纳来解决问题。如《穷人》一文中,桑娜家怎样“温暖而舒适”,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是如何叙写的?这是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温暖而舒适”的分析探究,进而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和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及感情表达的真实。同样在这篇课文中,对“自作自受”一词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教师可抓住这一词语提问:“自作自受”本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什么而又“受”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既然如此,桑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由此引导学生从“自作自受”一词看桑娜家庭生活的艰辛及其收养孩子的坚决,进而理解女主人公心地的善良、美好、圣洁。

3、模糊点。这是指造成学生理解时似是而非的地方,其本质属于文章的疑难点。于此处设疑,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推敲,明晰概念,进而正确理解,并从中受到启迪。如《少年闰土》写“那个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其中“捏”在古汉语中是“紧握”的意思,但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加以误解。引导他们仔细推敲,明确含义,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新知,理解了课文,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其次,从启迪思维角度看,应把握时机,优化提问。

孔子说:“不愤不徘,不启不发”。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说,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课堂上都应该有一个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只有把握了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的“时空交叉”,才能真正做到问点的优化。

l、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学《跳水》,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可以不从文章开头依次讲解,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点:课文中最危险的场面在哪里?这样危险的地方,孩子是怎样上去的?这最紧张的场面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学生的兴趣热点,由此发问,学生就会在紧张而愉快的心境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教学的高潮点。“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亦然。每一节课都应形成高潮,而这也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于高潮点设问,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并引发其感情的升华。这里举个“反常”的例子,教学《穷人》一文有一个流行率很高的提问:

“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温暖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

因为这个问题“取材”于文章开头部分,多数教师提问的时间均安排在讲读课文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回答也相对容易而且基本雷同:表现在地面干净、炉火未熄、食具发亮、孩子熟睡等方面。这个回答不能算错,但也不能算优,因为仅止于现象,停留于表面。如果我们的提问是在课文讲读行将结束之时,亦即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之处,学生会发现答案与前者迥异:渔家小屋的温暖而舒适不仅表现在地面干净、炉火未熄等表面的物质现象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家庭生活和睦温暖、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穷人之间体贴关怀等深层的精神内涵上。从空间意义上说,两种提问问点一致,问法也相同,但发问的时机不同则效果各异。这是因为“温暖而舒适”一词虽出现在文章开头,答案却覆盖全篇。开头发问,学生才初知课文,很难回答到位;总结时发问,学生的思维正在高潮点上,因此能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积极思考,并根据全文内容作出正确、合理的抽象判断。这样,课文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点就融为一体了。

3、把握内容的虚实点。一个问点所包含的内容往往不少,有虚有实,为保证提问的力度和效果,寻求提问的语言训练效应,就必须抓住提问的时机,纠正无疑而问的偏向,化虚为实,突出重点。如《给颜黎民的信》第一节,一位实习生在上课时这样设问:昨天收到了什么?(生齐答:收到了十日来信)知道了什么了?(生齐答:知道那些书已收到)“我”也怎么样?生齐答:“我”也放了心)这样的提问没有标度、缺乏力度,学生张口即应,闭口能和,除了让学生浏览一下课文外,是毫无作用的。因此,把握问点后,须深入理解教材,明确虚实要害,准确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问题的起点,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使其集中指向中心的理解。为此,上一节可这样设问:是什么事使作者放了心?先前他为什么不放心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下文,并认真理解:那时白色恐怖严重,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禁止进步书籍的出版和传阅,但鲁迅还是冒着风险给颜黎民寄书,并且一直为之担心,这足以说明他始终把青年放在心上,并对他们的成长十分关怀。这样设问有标度、有力度,才能使提问达到理解语言,引发思维的目的。

再次,从培养能力角度看,应注重实效,转化提问。

“满堂问”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把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教学、引发兴趣、引导理解、指引运用等细节都以提问的形式出现,这就严重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注重实效,合理变通,使提问始终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即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l、聚零为整,舍轻保重。对于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进行。但为保证提问效果,须寻求问题与目标的最佳结合点,提挈主线,聚零为整,突出重点,从而把教师的教和问转化为学生的学和思。如《跳水》一文中,对船长以要开枪的方法逼小孩跳水的理解是重要的设问点。我们先看看这样的设问:船长看到了什么情况?他有怎样的反应?他想了什么办法?他先是怎样喊的?孩子没听见时他又是怎么喊的?孩子最后怎么做的?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多而杂乱,缺乏指向,完全可以避而不谈,而重点围绕引导学生理解船长想法之快、方法之好提问:你认为船长想的办法好吗?(引导判断)你如果在场准备用什么方法?(引导发散)这些方法与逼小孩跳水相比如何?(比较理解)这说明了什么?(归纳结论)这样引导,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其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2、合理变通,转化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圈画提问。对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可以把提问转化为阅读教学的圈画训练。如《在仙台》一文:鲁迅在仙台受到了什么优待?哪些句子总写他受到了优待?哪些句子又具体写他受到的优待?是真正的优待吗?对这些问题就可以采用圈画法转化:默读课文,用“-”画出总写鲁迅在仙台颇受优待的句子;用“——”画出具体写优待的句子;用“*”标出反映并不算优待的词语。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将“作者分别经过哪些地方?”“各地方重点写了什么?”“这些地方的景物有何特点?”等问题转化为:默读课文,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线路图,在图上标明地点和所在地的景物,并分别概括出景物特点。

②批注提问。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词句意思及其作用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批注训练。如《粜米》一文:课文第一节写了什么?哪些词句突出船多?哪些词句突出米重?哪些词句突出船挤?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上述问题可转化为:阅读第一节,在相应的词句上批注“船多”、“米重”、“船挤”等词,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这节文字说明的问题(丰收)。

③操作提问。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行为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利用橡皮擦、短铅笔等物件代替火车,作上坡的操作。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有效,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学内容,认真领悟提问要求,切实掌握提问策略,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唯此,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点击显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求及策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09564/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