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20
这篇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特点鲜明,仅仅围绕“彩色的”这一中心词展开描写,描绘了一幅风光艳丽、色彩鲜明的非洲画卷。在学习“彩色的植物”这一段时,我请学细细地读描写植物的语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采用朗读、想象、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在充分地读中强化形象,积累语言。在比读“彩色的食物”这一段时,我用小黑板出示了改编的语段:“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有流着殷红的血的牛排,有五光十色的水果沙拉,有像是流动的颜色的各种饮料;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有粉红的木薯,金黄的香蕉,红沙瓤的西瓜,黄中透红的芒果取之不尽。
”学生对比课文阅读,体会表达效果,交流阅读感受,让学生领会作者通过强调色彩词,表现非洲色彩斑斓的特点,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文本的表达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品质,也有利于学生文章意境的体验。
点击显示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窃读记》教后感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_语文论文
《阳光》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时代呼唤真语文
回延安重点语句分析
谈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与罗森塔尔效应_语文论文
(第21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合理虚构
赤壁教学反思
也谈“我要的是葫芦”──素质教育环境下“过程教育”初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0020/
上一篇: 黄果树瀑布评课稿
下一篇: 高考语文: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