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阅读附答案
守护者
【丹麦】福劳德 奥尔森
①两天前我随一个政府代表团从丹麦来到阿富汗。与当地官员就允许遣返非法移民丹麦的阿富汗人的问题进行会谈。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常年处于战火之中,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逃离家乡寻找避难所。
②我此程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墓地—多年前,丹麦一个著名探险者埋葬于此,因此去他的墓地献花也列入了此次匆匆的行程中。tǎn( )诚地讲,我有一些疑惑:在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浩劫后,那个丹麦人的墓地是否依然在那里。
③司机哈米德锁上装甲车,朝着斑驳的墓地木门走了过去。灰色的墓地围墙高达3米,门锁着。他敲了几下,用普什图语喊着什么。这是一月周五的下午:天空湛蓝,寒风刺骨。我特意绕道而来。
④左边那扇木门开了一条缝,一个12岁左右的阿富汗男孩和哈米德聊了几句后,允许我们进去,随后用生锈的铰链从里面把门反锁。在禁闭的围墙之内是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墓地。干枯冻僵的小草从一层薄雪中挣扎出来,覆盖在地面和零碎的鹅卵石上。几棵低矮的树和这个地方其他树木一样,将光秃秃的灰色枝丫懒散地伸向天空。零星分散的墓地和各块墓碑却保持得很好。向右望去有一个小小的石头小屋,有一扇暗色的反光窗户,房顶是一片斜放着的铁皮。两只昂首挺胸的小鸡走过来,伸长脖子来看看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
⑤男孩声音温和,但语气很坚定,双手插在口袋里。他装作没有受冻,但是他上身穿着薄薄的破烂不堪的黑色夹克,下身的蓝色运动裤被塞进一双绿色橡胶靴子中,这靴子似乎没法帮他抵御阿富汗的冬天。
⑥他看着我的眼睛,称自己是这个墓地的守护者。他想知道我们此番为何而来,哈米德翻译说。
⑦我告诉了男孩丹麦探险家的故事,并且非常仔细地念出他的名字。突然,一个叮叮当当的金属声从小屋黑色的窗户后面传过来。又一个穿着橡胶靴子的男孩走了出来,不到9岁的样子。他右手拿着一个蓝红绿相间条纹风筝,眼中满是疑虑。
⑧这个守护者马上直接带我们去丹麦人的墓地,走了不到30步,就位于大门的左边。红红的墓碑在那里矗立了五十多年了,很脏,但是完好无损。碑文清晰可辨。灰砖石勾勒出墓地的大小。小的男孩流着鼻涕,扯着风筝线靠了过来。我弯下腰,将松树花环放在墓碑下面。松树的绿色照亮了灰色的尘土。有那么一瞬间,我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听见自己的嘴在轻轻地说:我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
⑨后来守护者解释说,拿着风筝的男孩是他的弟弟。他们和一个老伯伯一起住在基地的那间小屋里,老伯伯现在外出做生意了。在返回木门途中,我摸了下口袋,找到几张当地纸币和一块巧克力。守护者深鞠一躬接受了我小小的馈赠。他把钱叠好,插进口袋。他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巧克力。守护者打开包装,咬了一口,把剩下的递给他的弟弟。
⑩告别时,守护者问我,墓碑底部探险家名字下面下的是什么。我望着墓碑,想起了一首著名丹麦圣诗的第一句: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 (有删改)
【注释】①福劳德·奥尔森:丹麦高级警务员。②普什图语:阿富汗官方语言。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tǎn( )诚
21、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作者眼中的阿富汗至今没有完全摆脱浩劫的影响,表现在( )(多选题)(3分)
A.阿富汗的整体环境显得萧索。 B.阿富汗的气候恶劣寒冷刺骨。
C.众多阿富汗人逃离家乡避难。 D.丹麦不愿意接纳阿富汗非法难民。
E.阿富汗百姓的生活贫困艰难。
22、第⑨段中,男孩不卑不亢地用深深的鞠躬回馈我赠予的钱物,体现了他 的特点,文中同样能体现他这一特点的内容概括为 (4分)
23、第⑧段为何作者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4分)
24、作者以圣经“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作文全文结尾,对其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用墓碑上刻着的诗句回答男孩的提问,完整记叙事件,使叙事有始有终。
B.作者用诗句表面对埋葬于此的丹麦探险者的追念,呼应文章开头寻找墓地的内容。
C.作者用诗句既表达了对探险者的敬意,又赞美阿富汗男孩的生活态度,一语双关。
D.作者用圣诗表明对此行所见所闻的感悟,充分表达了他对愉悦人生的渴望。
25、阅读全文解释标题“守护者”的含义。(6分)
20.(2分)坦
21.(3分)ACE
22.(4分)尽管寒风刺骨,穿着单薄的男生还要装作没有受冻。
23.(4分)自尊,阿富汗饱经战乱(1分)时隔此五十多年(1分)一个外国人/非本名族人(1分)的墓地保护得如此完好(1分),能让我得以膜拜。
24.(3分)C B/D(1分)
25.(6分)(1)小男孩在生活处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保护墓地,是称职的墓地守护者。(2)在阿富汗动荡的局势中,男孩仍然坚守了诸多高尚品质是美好人性的守护者(民族精神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