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意思及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2-05
【成语】:
以貌取人
【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解释】:
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举例造句】:
以貌取人只会误入歧途。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被孔子批评言行不一。也有一说,是宰予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但唐代司马贞疑此说把阚止(亦字子我)当宰予。不论是什么原因,孔子曾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点击显示
【以貌取人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浮光掠影的近义词是什么
湘教版:三年语文下册《故乡的芦苇》听课有感
“但在这首诗发表时”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狗包弟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语文的复习禁忌
带有狼字的成语及解析
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18)
循环的造句
合异离坚的成语解释
2016年中考作文素材广告语观音文化节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3821/
上一篇: 2021年中考语文病句真题精选(2)
下一篇: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