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
一、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30年代,他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并伴随着西方课程的改革形成了一系列现代西方的评价思想、观念、方法或“模式”。例如,以美国为例,从全国到地方都有教师教学评价标准,教师教学标准将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化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考评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单一课程结构,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在课程目标、课程管理等方面均有突破,但是,从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要求来看,现行课程还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在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较多地倾向功利,倾心知识、分数与课改评价存在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有人形象地把现行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上面筛,筛选的结果产生两种人:一种是筛子上面的,即成功者;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失败者。
2、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现行的教育评价把教育评价定位在甄别功能上,与之相应教育评价内容主要是智育,注重知识和技能,其标准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标准,不仅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等尤其缺乏重视。
3、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观念的方法和手段。
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多源、多向的价值等等,现行的学校评价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勇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这些弊端,都是应试教育理念下产生的评价结果。随着新的课程改革,这样的评价观将得到根本改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评价标准和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规律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分析
教师的教学思想左右着他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然而教学思想也影响着教学评价并由此指导着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新形式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最大特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应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教”。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评定一堂课的效果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何为教学效果好含糊不清。因此,为使发展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对传统教学评价内容必须进行改革。“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
为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突出以下几方面的评价标准:
(1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使未来社会的公民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一要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使所有学生的能力普遍提高;二要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三要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
(2 )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都获得发展。
知识——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概念、思维方法。
能力——要提高学生抽象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应用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情感——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为此,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本领,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做法去学习。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新的课程改革开始了,许多老师也困惑了,“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有的公开课,执教者教学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天衣无缝,有些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现代化手段充分使用,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好课,可是有的人却认为课堂上,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只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假象,所以令许多老师不知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知道新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的内容,确立评价的指标,然后根据评价指标组织教学。
评价课堂教学应该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块.
教师的教
1 .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其所占比重应当大一些。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
2 、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和气质,能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能引导学生与他人、社会和睦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 、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信息量科学合理、全面、准确,体现单元要求,体现学科特色,课程开发利用意识强;作业布置适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实效(学生想学、会学);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课堂常规训练,注意读写姿势;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 、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粉笔、铅笔、毛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
5 、组织协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注意创设情境,活而不乱;课堂结构疏密有致,各环节衔接紧密,主动学习。
6 、教学机智:灵活处理偶发事件;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善于尊重学生、发现学生、欣赏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灵对话
学生的学
1、注意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倾听是否全神贯注等。
2、参与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可以看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如语文:听、说、读、写;数学:操作、演示推理、计算等。
3、交往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也可以观察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愉悦、主动;还可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是否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4、思维状态
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所学知识;在观察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时,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呈现出“唇枪舌剑”的场面;观察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时,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标新立异,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等。
5、情绪状态
在课堂上感受到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来调控,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有独到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比如,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一下子转入到专注的聆听,能从会心的“轰堂大笑”一下子转入到悄然无声的静心思考,这就表明学生进入了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之中。
6、生成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否在自主、合作、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还可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独特的表现,是否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或得出不同寻常的答案,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四、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宣传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调动教师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教师自我评价、同行的评价、管理人员的评价、教研人员或专家的评价及学生的评价。诸多的评价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只要教师充分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才能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开展评课、研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评价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尽可能消除评价的误差。
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一方面受评价指标体系的制约,另一方面受评课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评课人熟悉课程标准及教材,懂得教学规律,掌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提高秉公办事的自觉性、责任感,消除评价中可能产生的晕轮效应误差、中央趋势误差、系统偏见误差、时间差效应误差等。
3、掌握课堂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评价。
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保留到今天,有它的规律和原则。评价指标是根据课堂教学共性确定的,各学科各年级各班级各个人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评价时应注意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4、课堂教学评价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方法各异。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时不能在一节课中全部体现。因此,评价教师要通过连续多次的评价,综合每一次评价的结果及反馈改进的情况,在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来全面评价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也符合评价的动态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今家庭、社会评价方式的滞后,给课程改革制造了一个“瓶颈”。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评价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加强学习的力度,早日打破课程改革的这一个“瓶颈”,努力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