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改革的设想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效率不高和一定程度的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语文教材的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规律。
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主要是教材史)。我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本由蒙学读物、经学
课本和文选读本三大部分组成。近代以来,除建国前的小学低年级《国语》课本和建国后的小学低年级《语文
》课本及50年代中期的中学《汉语》课本外,中小学语文课本都是以文选为体系的,选用的又大都是历代的经
典作品,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都起着一定的
积极作用。然而,文选体系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种种弊端,并且,同现代社会生活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比,这些弊端及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已愈来愈明显。
其一,按文选的体系编教材,由于选文的标准不同,编者的好恶各异,因而选文可此可彼,份量可多可少
,编排可前可后,组合可这可那,课文之间缺乏较紧密的内在联系,“本身就没有严格的系统”(夏丐尊《怎
样阅读》)。结果,学生少学几篇课文甚至少学几个单元似乎都无关大局,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
性和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同一篇课文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各取所需,这就更
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其二,既然以文选为体系,选文便成了语文教材的主体,以选文为中心设计的思考练习题和近些年为培养
语文能力而安排的提示及导读之类的内容,都不过是选文的附属。这样,语文教学势必以掌握选文本身为主要
目的,语文能力训练则不得不处于从属地位,因而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以选文为中心又往往导致教
学的面面俱到和评价中的求全责备,因而训练重点不突出。
其三,文选体系的“文”无论是指“文字”还是“文学”“文章”,都属于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形式的
课文为体系来编课本,势必忽视口语交际训练。这正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文”轻“语”的重要原因。
其四,文选体系的语文课本着重选取历史上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因而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
“时差”。现代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的语言现象及富有时代色彩的语文范例很难及时在课本中得到反映,这就
使课本难以摆脱滞后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被动状态。
由于单一的文选体系存在着上述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