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8、《秋天的怀念》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8、《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案设计   2025-01-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指引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体会母亲细腻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感悟人间真情。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来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唤起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歌(出示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自己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啊,这首诗歌道出了诗人冰心奶奶的心声——用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绵长思念。思念母亲,是因为母亲的伟大无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表达无爱的伟大无私,和子女对母亲的绵绵思念的课文——《秋天的怀念》。

(预设: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诵,激发学生情感。)

二、交流资料,走进史铁生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史铁生的资料,阅读了有关作品,谁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分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希望,此刻,就让我们到文中去感悟、体验。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央求、敏感、淡雅、诀别”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文章围绕“我”与母亲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

文章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透过这四个小故事以及相关资料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史铁生与他伟大的母亲。谁能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出示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双腿瘫痪后,“我”的心境是怎样的,面对痛楚的“我”母亲又是怎样做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结合具体词句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点一:文章第一段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暴躁无常的表现体会其痛楚的心境;抓住描写母亲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词句,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感受母亲对“我”深深的爱。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和情感。同时要不着痕迹的渗透写作方法,体会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品质所起到的作用。)

1.抓住“暴躁无常”、“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的捶打”体会“我”的痛楚无助。(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谈)

师适时提问:看到这样的“我”,母亲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2.为了怕刺激敏感脆弱的儿子,母亲“悄悄的躲出去”,但又因为不放心,担心儿子做傻事,于是“偷偷地注意”着,平静之后“又悄悄的进来”, “眼圈红红的”母亲心里比儿子其实更痛苦,但还要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

3.绝望无助的“我”“狠命地捶打着”自己的双腿,看到此情此景,母亲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还要“忍住哭声”劝慰儿子“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儿……”

朗读指导:指导读我“暴怒无常”的句子时要读出“暴怒”、“绝望”的语气,读描写母亲的句子时应读出母亲对儿子的心疼和无奈.

预设点二: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面对绝望无助的儿子,母亲尽可能的用自己的深爱给儿子以活下去的希望与信心,但通过第二段的描写,我们知道其实母亲早已身患重病,她的那句“咱娘俩一块儿好好活儿”有着深刻的含义,但“我一直都不知道”母亲的心其实是最痛苦的。

预设点三:母亲央求“我”看花。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个“挡”字体现了母亲的细心,无微不至的爱,不想让“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叶而伤感。“憔悴”说明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为了照顾我更是心力交瘁,“央求”一次能看出母亲的用心良苦,他要让儿子好好活下去。

2.“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是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别高兴。母亲的“喜出望外”仅仅是源于我答应去看菊花,我偶尔的平静、心情好转就可以让母亲喜出望外,足以说明母亲爱我的深切。

3.母亲“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絮絮叨叨地”说着话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回答高兴地不知所措,以至于多说了话而说漏了嘴,于是忽然不说了,怕再说错话刺激儿子,要知道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母亲比“我”还敏感。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处不在了。

4.“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忽然不说——悄悄出去”母亲的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彰显出深切的爱子之情。

朗读指导: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中幻化出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现实与无奈中的画面.

预设点四:母亲的临终嘱托.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勾画出一个形容憔悴,为儿子付出全部自己却病得大口大口吐血,临终前却依然挂牵着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却伟大的母亲形象. )

预设点五:文章最后一段,配乐朗诵,情感升华.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预设问题:

1.从“最后一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颜色的菊花绽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懂得了吗?

文章结尾段作者寓浓浓的思母之情于泼泼洒洒,烂漫开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旧,慈母却不在,睹物思亲,怎不伤怀?想起母亲的鼓励与期望,仿佛看见作者手捧鲜花与母亲的亡灵对话,怎不令人泪下?学生自读自悟,汇报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感激 ,有愧疚,有慰籍,有思念。

三、升华情感

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一个平凡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动着母亲的爱,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母爱是怎样的?假如清明节到了,你就是作者,正站在母亲墓前,你想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放飞思绪

1.创设情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祭祀时节,站在母亲的墓前,作者会对母亲诉说些什么呢?试着设身处境,写一写,说一说。

2.配以哀伤悠扬的音乐,学生自由写话,再自由说一说。

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语言平实朴质,情感真挚,扣人心弦。以此诗导入新课,容易勾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涌动,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迫切欲望。为学习文本做好了情感铺垫。

作者和背景的介绍对于学生深入课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具有抛砖引玉的重要意义。

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感知母亲形象,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导入环节,既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与情感,在巩固的基础上快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反复品读,以读促讲、读中悟情

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感悟探究。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谈,并体会着“我”的心境以及母亲的心情充分朗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内心,感受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不着痕迹的渗透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着重引导学生重读“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并体会“我”的愧疚之情。

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来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从而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 让抓住文中细节描写来谈谈母亲的伟大无私,教师注意点拨引导。

课堂是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追问,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文本—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桥梁。

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时,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思念,愧疚之情学生已有深刻的体会.

点击显示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8、《秋天的怀念》教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6198/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