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思想说话
人云亦云,说套话,说空话,是当前小学生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单是语言表达的能力有问题,同时更反映了孩子们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为此,我一直倡导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思想说话”。
因为在我眼里,让孩子成为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人是教育的根本。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真实对话。我们教师应尽可能把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说话”,我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
第一招:简单提示法
“放下笔来,用心聆听,用心思考,要在同学的发言中寻找启发,联系自己的生活、知识,想一句与别人不一样的话”。孩子们只好“无可奈何”地左思右想。水平好的,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精彩之言;即便差一点,在他人的基础上略作修改,仿写一句,也总比不动脑筋照搬强多了。
第二招:个人亮相法
课中练笔——尤其是那些能体现孩子个性思考的小练笔,孩子的表达往往参差不齐。因此,我总是鼓励孩子写完后自己主动站起来大声读一读。我则认真倾听,并进行交流与点拨。这样,既防止了先写好的同学无所事事,又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还拥有了更多的师生直面对话的时间与机会,慢慢引导孩子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注意发表见解的礼仪——看到有人先站起来开口了,就先听后说。大部分学生都读过之后,我接下来就安排一个同桌交流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
第三招:赏识激励法
似乎这个方法用在什么地方都行,关键是用得巧妙与否。记得上星期学习理解省略号在不同句子里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我请一个叫吕凯健的孩子进行判断。正在他沉思的时候,班里两个性子颇急但往往思考欠周密的孩子就小声地嘟嚷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是说话断断续续;是多次重复的省略!我看看他俩,又看看吕凯健,说:“你自己好好想想!”他又思索了片刻,说:“应该是语意未尽。”“为什么?”我追问道。他头头是道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扶着他的肩膀:“你看,吕凯健说得多好,他用他自己的思想给我们最正确的回答。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记住,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才是最有价值的。让我们给吕凯健送上最热烈的掌声!”一片掌声中,他自豪地坐下了。相信有了这样经过独立思考而获得的成功,会更多地支撑他努力地用自己的思想说话。
第四招:针锋相对法
读书的时候,我就喜欢演讲和辩论,那种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论辩场面至今都记忆犹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旁征博引、据理力争的过程中,我形成了阐述、剖析、论证的思维习惯,也增强了自信心。因而,在阅读或习作教学中,当孩子产生问题时,我常常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一番“课中辩论”,孩子们在抛出观点、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而且在思考、分析、表达中收获了自己的思想。比如在上《爆竹声声》 一课时,我创设了“假如你是市长,你是否允许市民在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这样的辩论情景。在孩子激烈而机智的辩论中,我读到了孩子们进发出的思想的火花。在随后安排的小练笔《给市长的一封信》 中,孩子们个性鲜明、见解独到的表达,让他们自己也着实“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