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海燕》教案设计

《海燕》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1-23

任课教师选用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海燕》的创作和发表《海燕》写于1901年,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当时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这种思想倾向的小说在当时是无法发表的。《信使报》拒绝发表,《生活》杂志拒绝发表。但小说的结尾部分《海燕》却被单独发表在1901年4月号的《生活》杂志上。据《生活》杂志的主编回忆说:“《海燕》在审查官审查时没有看出它有什么革命性的东西。”事实上,作品一经发表,沙皇当局很快就发现了“漏审的疏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下令查封了《生活》杂志。《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作品中关于海燕形象的深刻象征内涵。

(4)、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革命前途的深信和炽烈的战斗激情;

(5)、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感知文章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结合作品的三个场景分三部分朗读,体会作者在这三个部分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

设计理念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情景,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之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因此,适当的层次分析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听读

三、学生试读:分三幅画面进行描绘。

四、解题:高尔基作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为什么在1901年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对人民进行镇压,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高尔基亲身感受到这场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的丑恶嘴脸,于是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五、再读课文,探究:

本文写的是海燕,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六、感悟:你从海燕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七、集体朗诵全诗:努力在头脑中出现画面,并联想海燕的形象;充满感情,并因为海燕的精神所感动。

点击显示
【《海燕》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8260/
上一篇: 20 长城砖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