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
教学分析
2025-02-15
《放小鸟》一课,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什么放,二是怎样放。为什么放,一是作者看到鸟妈妈焦急的呼唤,此为放的表层原因。既然看到鸟妈妈焦急,放就放了,小作者为什么还要下决心?
作者在第一节早已预留伏笔,是因为小鸟可爱,她喜欢它。决心一词,足见小作者思想矛盾斗争之激烈,持久。文如看山不喜平,因为有了决心一词,这篇文章才更有波澜,更有嚼头,学生学起来才更有意思。所以到放小鸟时,作者没有重笔写出,只是笔势稍做停顿,小鸟放出。从这个角度看,作者放小鸟时,决不是痛痛快快,高高兴兴,其中冷暖唯有学生读后,方能感受。
点击显示
【文本解读】相关文章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语文:议论文如何提炼、确定观点
“揠苗”可以“助长”──正确认识并帮助“跳级生”健康成长
《凡卡》教学反思
《水》教学反思
《灰雀》教学反思
揠苗助长的寓意
浅议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汉语拼音11 ie üe er》
借得他山石,攻玉有新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8788/
下一篇: 《比尾巴》教学后记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