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文简析
课后练习
2024-11-26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时代,也曾做过小官,但由于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官归隐。为了表示自己对平等、和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现象的理想社会──桃花源。”根据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综合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理清线索也是这课书的学习重点。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的所见所闻,离开桃源又寻找桃源的经历。行文中悬念不断,“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使故事情节曲折回环,引人入胜。其中,对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写,是记叙的一个补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本文,在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同时,也应当了解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这是阅读的难点,要注意把握。
这篇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要全篇背诵。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也要掌握,如:“具”、“寻”等。
点击显示
【《桃花源记》课文简析】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问题探究
长屿中学1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调研试题及答案(课外名著)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语文第12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观舞记》学法指导
囚绿记阅读答案
声声慢课内外练习及答案
《变脸》新教材新学案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9133/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学案
下一篇: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