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分析
2025-02-01
【案例】
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后,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问题:课文中哪个地方集中描写了鱼钩呢?学生很快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教师激发情趣:既然是长满红绣的鱼钩,课题为什么却说是“金色的鱼钩”呢?这样,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
【案例分析】
创设最佳心理情感,就是使学生有关学习的神经处于高度兴奋,情感住处在神经系统通用通首中的传递达到最佳状态。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把知识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
点击显示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乐中识字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题
《小摄影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现代文阅读的两种关键性能力:分与合_语文论文
舟过安仁教学反思
我也能做小诗人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课堂的延续
《称象》整体阅读感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9436/
上一篇: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下一篇: 小学语文识字评课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