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背:十五夜望月
综合知识
2025-02-23
古诗的考察是语文中必不可少的,本文推荐的是中考语文必背--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朝 王建
(重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为什么在表达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中表具一格?
答:诗中诗人并没有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表来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这首诗语言形象,意境深远。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个字词,请口味一番。(此题三个词必须背上 重要)
答:A“落”字新颖贴切,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将诗人对月怀人的情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B、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一词,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C、“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炬,既写了鸦鹊栖息在树上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3.古诗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
答: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王 维 《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本文推荐的是中考语文必背--十五夜望月,希望大家认真记忆。
点击显示
【中考语文必背:十五夜望月】相关文章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型讲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计划(四)
2016中考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九年级上册整理
中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汇编(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题文式照应”
“腊月”的来历,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为“腊月”
高考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知识点归纳
中高考语文答题要点分享(公式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19607/
上一篇: 中考语文知识点:阅读理解
下一篇: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及举例:而
综合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