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成语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2-02
【成语】:
哀鸿遍野
【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释】:
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还比作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举例造句】:
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成语故事】: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点击显示
【哀鸿遍野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2016年人教版中考语文课文生词解释响晴等
消瘦的反义词是什么
2016年中考备考优秀作文赏析:品味母爱
2016年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祸起萧墙等
三合复韵母iao、iou、uai、uei的发音
高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名句默写
成语流金铄石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语文版初一年级语文知识点之第22课《陋室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21138/
上一篇: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模拟题及答案十四
下一篇: 昼字的反义词是什么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