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如明隆、万间短篇①,一日可得四五首。先府君子容公观其文意,谓他日不患不文,而经书尚未尽读,遂不令复作,专以读经为业。十四岁始发笔为之,辄有发挥处。十五岁,先府君见背。余童騃②,专弄笔墨学作诗、古文、词、赋、四六之类,沾沾自喜,而举业遂废。有杭应龙先生,与先府君交最厚,悯余孤露,谓不治举业,何以救贫,乃延余至家塾,课其幼子念屺。而使长君杏川、次君白峰拉余同课,二君久以举业擅名者也。余时年十八,犹厌薄不肯为。至冬,有庄位乾明经移帐于杭③,课先生从子廷宣,书舍与余同一厅事④,日相怂恿,始勉为之。然驰骋于诗、古文者已数年,一旦束缚为八股,转不如十四五岁时之中绳墨矣。明年补诸生⑤,遂不得不致力。后藉以取科第得官,皆应龙先生玉成之力也。及余得中书舍人以归,而先生已不及见。余有诗哭之云:“我归但有徐君墓,公在曾怜赵氏孤。”⑥至今犹抱痛焉。 (选自赵翼(《檐曝杂记》卷二)
【注】①明隆、万间:明代隆庆、万历年间。②童騃(a i):年幼无知,③明经:明清对贡生的尊称。贡生,指由府、州、县学选拔至京师国子监就学者。④厅事:这里指私宅大堂。⑤诸生:明清称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⑥徐君墓:春秋吴季札,号延陵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剑于徐君墓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刘向(《新序·节士》。后用为重情守诺、不忘故旧典实。 赵氏孤:春秋晋国赵盾,受佞臣诬陷,斩满门。媳有遗腹子赵武匿公宫中。友人程婴、门客公孙杵臼定计换出赵武,并由程婴抚养成人,报仇雪恨。事见《史记·赵世家》。后常用采借指忠臣孑遗。
17.解释卜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辄有发挥处( ) (2)十五岁,先府君见背( )
(3)转不如十四五岁时之中绳墨矣( ) (4)我归但有徐君墓(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遂不令复作/遂不得不致力 B.犹厌薄不肯为/至今犹抱痛焉
C.专以读经为业/及余得中书舍人以归 D.而经书尚未尽读/而先生已不及见
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6分)
(1)乃延余至家塾,课其幼子念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相怂恿,始勉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少年时“举业遂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1.文末作者为何说“至今犹抱痛焉”?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17.(1)辄:每;总是。(2)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3)转:反而。(4)但:只,仅。(共4分) 18.C(2分) 19.(1)便请我到他家做私塾先生,教授他最小的儿子念屺。(3分) (2)每天鼓动(我),这才勉强去做八股文章(应试功课)。(3分) 20.父亲去世,失去管束;兴趣不在读经,而在诗词歌赋古文上。(2分) 21.杭先生怜恤故人遗孤,劝勉作者治举业;作者得官归来,先生却已离世,无以为报。(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我十多岁时,就很能写时文了,比如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的短篇,一天我能写四五篇。我的父亲赵容公观看了文意,说以后不用担心不学写文章,而你经书还没有读完,于是不让我再写时文了,专心读经书。十四岁才开始写文章,每次写都能有所发挥。十五岁时,我父亲去世了。我年幼无知,专门舞文弄笔学作诗、古文、词、赋、四六之类的,还沾沾自喜很得意,于是学业就荒废了。杭应龙先生,和我父亲的交情最好,可怜我是孤儿,说如果不写好时文,怎么能脱贫,于是请我到他家的私塾,叫他的小孩读书。并让他的长子杭杏川、次子杭白峰和我一同教课,这两人都因为善于些时文而出名。我当时十八岁,依然讨厌时文不肯去学习。到了冬天,有个叫庄位乾的贡生也被杭先生雇佣,做杭先生侄子杭廷宣的老师,他的书房与和我在一个大堂,每天怂恿我,我才勉强开始学习时文。但是沉迷于诗、古文好几年了,一旦被八股文所束缚,反而不如十四五岁时写的一针见血了。第二年通过了考试成了秀才,于是不得不致力于写时文了。后来凭借科举考中并当了官,都是杭应龙先生的功劳。等到我作为中书舍人回乡后,而杭先生已经去世了。我有首诗哀悼他:“我归但有徐君墓,公在曾怜赵氏孤。”我至今还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