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创新作文评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

创新作文评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

教学分析   2024-12-19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我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难。我们认为,作文评价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力,缺乏有效性的指导;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学生对作文批改索然无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情绪,从而导致了作文教学改革半途而废。因而,作文教学改革必须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落实学生自主评价的主体功能。

慎用“不”字,鼓励为主。

以往我们批改作文,总是给学生指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结构不合理”、“书写不规范”……好像这样做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但是,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确、内容具体、选材恰当呢?学生看了批语,也还是不明白,写作积极性却已大受打击。我们说,作文批改应注重实效性,为什么不多指优点而少指缺点呢?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某一习作中选材不合理的不足,指出他文章构思精巧和语言富于表现力等优点。指出优点,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使正确的知识得到强化。那么,对习作中存在的缺点、问题是否可以视而不见呢?也不是。教师应明确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当然,这一内容一般不应在评语中体现,而应在作文讲评中反馈给学生。

少下断语,多些探讨。

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并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不科学的。除非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教师一般不应轻易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探讨。例如,与其在评语中写道“内容不够充实”,倒不如说“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将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这样的探讨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给他的批语。

不求全面,突出重点。

有的教师在评语中力求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某一方面而使学生遭受损失。所以他们的评语从审题立意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再到行文格式字数要求,可谓详尽具体,苦口婆心。然而作文训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作文课也不止这一节,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各个击破”呢?把太多的信息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学生理解和应用都成问题,即所谓“贪多嚼不烂”。我们的做法是评语只针对主要方面,其它内容则通过旁批或直接修改来反映。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学生努力有方向,效果易检测,同时也使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大为提高。

鼓励学生写评语。

这里所说的评语包括三种:1.作文后的自评。学生每次写完作文之后,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都给自己的作文指出优点,置在评语栏里,这既是一种自我肯定与激励,也可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

2.对同学作文的互评。同学之间相互找对方作文的优点,这首先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同时它也可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

3.对老师评语的评语。既然老师的评语只是一家之言,那么就应允许学生对评语发表意见。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师生间的交流可以延续多个回合。这就使作文教学克服了单向交流的弊端,形成了教育对话的新格局。在这一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写作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点击显示
【创新作文评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2329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