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很喜欢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深刻体会。推荐给学生看的时候,学生们说,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
一篇文章怎样解读才算到位?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让学生从什么角度读,读出什么结论都有预先的设定。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这种表面的热闹下却有不少弊端: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
而现在呢,“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些句子,是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耳熟能详的。于是,在教改“形势”的合围下,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们便满嘴涂蜜,即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老师们也会来一句:“很好,同学们真有创意!”之类的话。在老师“亲切”的“表扬”下,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阅读导向却是得不偿失的。你对我对大家对,你好我好大家好,似乎很民主很前卫,其实也是误人子弟!
《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少老师也开始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这与过去阅读教学中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教法相比,确实是不容置疑的进步。但我们的教学常常矫枉过正,“多元解读”走向了极端有时也会变得很荒唐。一次钱梦龙在某师范大学讲话中举了一个例子:“有的学生读了《背影》什么也没发现,就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当即有位大学老师指教我说:‘学生能够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有什么不好!’这就有点荒唐的味道了。”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有学生提出愚公实在太迂了,移山不如搬家;也有学生提出鹬和蚌的故事失实,因为鹬的嘴被蚌夹着时他们怎么可能说话;读《木兰诗》提出女权意识;读《卖柑者言》联系廉政建设;讲到林觉民舍弃小家为人民献身时,竟然有人批评他不懂得爱情。这未免让我们觉得唐突。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到“随便说”,无论是文本解读的单一向度,还是文本解读的诠释过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误导。前者蔽塞了学生理解的多向通道,使学生思维单一,思路刻板。后者则对文本解读牵强附会,使学生断章取义,扭曲了文本的真实意义,使文本意义严重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