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及对策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语文高考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与这种变化相适应,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并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和有利的影响。
那么,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一、孤立、静止的语言知识辨识、分析的题目少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实际运用能力的题目明显增多,突出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像93年的25题,94年的29题、30题,95年的25题。
二、非选择题有增加的趋势。填空、简答等非选择性的比例大大增加,像93年阅读题22分,非选择题占了17分,95年占了18分。这些试题在测试思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都限定了答题的文字量,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注意思维的敏捷性,还要重视表述的精确性,像95年的25、26、27题。
三、难度有加大的趋势。表现在:(1)试题的阅读理解的层次提高了,复述性理解的题目大大减少。(2)试题的综合性提高了,智能含量加大了,解答试题的思维活动量也就增加了。(3)试题所选的阅读材料本身的复杂性、生疏性、隐蔽性,造成了理解的困难。
四、测试目标的整体性。研究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测试点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轨迹:从测试字、词、句、段向测试全篇发展,测试重点向整体把握发展。
五、选材的面更为广阔。90年之前,大多选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议论性及说明性文章,90年后,座谈会发言、外国的抒情散文、介绍高科技信息的复杂说明文及文艺评论,都成为编制试题的材料。选材上,文、理兼顾,也是一个突出的变化。
针对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向45分钟要质量,精讲多练,着重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
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满堂灌”的现象还是相当严重地存在着,妨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启发性精讲——明确重点、讲清特点、解决难点。
(1)明确重点。明确重点就是明确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课文的教学要求亦即教学重点,也就是单元教学要求在每篇课文里的重点。按照一定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讲课就不会面面俱到。
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必须从整个单元出发来确定,根据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特点,提出一两个需要而且能够学习的重点,特别要注意从语言教学出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和主要线索。如《荷花淀》一文就应抓住生动的对话为重点组织教学。
(2)讲清特点。选编在课本里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某些特点,或在结构上独具匠心,或在语言上独成风格,或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创新。教师讲课文,应当按照教学重点着重讲清课文的特点,才有新意。比如,《项链》一文的结构就独具匠心;《荷花淀》中的语言质朴、清新,富于感情色彩;《荷塘月色》一文通感的写法有独特的创新。这些特点都应该讲清,学生领会了课文的特点,懂得课文好在什么地方,应当向它学习些什么,这样学起来才有兴趣,才有积极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课文对培养语言能力的示范作用。
(3)解决难点。课文的难点,包括难词、难句、难理解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就需要帮助解决。像《祝福》里写的“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这些句子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需要教师帮助解释。学生弄懂了这些句子的含义,就能更好地领会描写性语言和抒情性语言的不同用法。
明确重点,讲清特点,解决难点,使学生受到更好的启发,这就是精讲。重点、特点和难点是互相联系的,主要应研究特点,特点是最基本的,抓住了课文的特点,重点要求才能落实,难点也可以解决得比较集中。因此,研究课文的特点,按照特点进行教学,这也是提高讲课质量的关键。
(二)强化阅读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1)训练阅读过程中的“语言转化”能力。在整个应试过程中,会出现三种语言:其一,命题者的语言。它表现在题目的表述上,作为对应试者进行答题活动的指令性语言。其二,阅读文章的语言,这是文章作者的语言。其三,代表应试者答题意思的语言,这种语言有时候是取自试卷之中的,如选择题的答案就属此类。有时候是要应试者自己用文字来表达的,如简答题、填空题等。答题过程是要应试者自己根据第一种语言的要求,感知第二种语言所表示的信息,然后用第三种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为此,我们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①要学会把文章中抽象、浓缩的语言变为具体、详细的语言。像《拿来主义》一文中“拿来”、“送去”、“抛给”、“抛来”这些词语应当怎样理解?②学会把文章中具体的内容,长至句段,短至句群、句的“第二语言”变为简练、概括的“第三语言”;像《项链》一文的情节就可用“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进行概括。③学会把文章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文外语言变为明晰的“第三语言”。像巴金的《灯》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这就告诉我们:人活着还要靠崇高的精神力量。
(2)加强依据文段句意进行归纳、推理、比较、提炼的能力训练。语文阅读题考查,每一道分析,都要依赖于文段上下文意的理解。文意不是凭空降生的,它肯定依存于字词句之中,善于透过字词句的表层意思把握文意,每一次的阅读训练都应该特别注意。比如阅读下边一段文字:“奔流着、奔流着、从荒凉的、粗野的往昔流到繁华的、文明的今天,从原始的、虎啸猿啼的群山流到现代的、街长楼高的人世间。”然后回答:“这一节从——和——两方面写大河的奔流。”如果我们在阅读这个文段时能注意“往昔”、“今天”和“群山”、“人世间”等体现文意的词语,就能归纳提炼出正确的答案是“时间”和“空间”。像这样的例子,在高考题中并不少见。
(3)加强整体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文感,发展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感受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围绕阅读材料,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从一篇文章中抓住最能体现文章主要思想信息的句子,并以此作为理解、把握全文的契机。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文眼”,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文眼”,如《琐忆》,文章开头引用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就是该文的“文眼”。说明文有说明文的“文眼”,如《景泰蓝的制作》,文章在第一段中写道:“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正因为是多数人喜爱,才有介绍的必要,而一般人又不了解它是怎么造出来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启发学生找到了“文眼”,抓住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聚焦点”,就为理解全文的“登堂入室”觅到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二、多读、多看、多听。
记得高考命题组的一位负责人说过:“各个层次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应该使读得多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这个意见是极有道理的。阅读是为了吸取和驾驭当代各种最新的知识。而阅读的量是没有止境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临阵磨枪,既达不到一定的量,也不能使质有所保证。教师应该指导并鼓励学生做到:①读各种各样的东西(当然也包括教材在内),涉猎的面不妨更广泛一些。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各种书籍报刊、古今中外、文科理科,凡是内容健康而又读得懂的,都可以读。②阅读自己喜欢的贴近中学生实际的读物,使阅读在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培养阅读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可能多读。③提高阅读的速度。现在的高考,因实行标准化考试,试卷的卷面字数几年来都在5000字以上,最多的达8000字。就阅读题而言也有好几千字。如果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影响答题的速度,制约思考的精细、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训练精读的技能,学会深研文章,洞悉深义。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报纸,像《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内容都很丰富;同时还要多听广播。多看多听,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积累阅读实践中的切身感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很多,但只要我们注重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课外多读、多看、多听,不断扩大阅读面,就一定能够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