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潮评课之《再别康桥》
这个教案,表现出教师的比较理性的思考。备课“说明”与“备课时的几点想法”以及“简案”、“详案”的先后出现都说明了这一点。
教案的优点比较明显:
比较注意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如关注到课堂教学的诗意,有意识地雕琢导入语与过渡语等等。
注重了背景资料的丰富,注重了诗歌教学中的品析,注意到运用“侧面”的手法(改写)来引导学生品味此诗的意境等等。
教学的思路也比较清晰。
弱点在于:
有“堆砌”之感。
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堆砌?就是教学内容不简明。有时候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动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一件事没有做好,又来一件事。课堂上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堆砌”。
说这个教案有“堆砌”之感,是从它的活动看出来的:背景材料的介绍,朗读,品析,改写,比读,还要以“寻找自我生命的康桥”为题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后四项活动,都是大运动量的。如果安排一节课,绝对做不下来。如果安排两节课,从时间上看也很勉强。
由于“堆砌”,就势必带来“浅淡”。
比如:
怎么朗读这首诗?看不出一点儿艺术上的手法。
怎样体会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没有点示出恰切的角度。
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的美感,也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案。
甚至有些细节也还没有做好。如:这节课为什么还要考虑什么“关注学生的生命启蒙”?以此推论,是不是诗歌教学的每节课都要关注到“学生的生命启蒙”呢?而且,“学生的生命启蒙”这个短语也是不通顺的。
余映潮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
《再别康桥》教案
设计:若水
说明:《再别康桥》是高一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讲读课。单元要求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诗歌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备课时的几点想法:
1.一般讲这首诗歌多从“三美”的角度来处理,认为这首诗的内容很浅显,思想性也谈不上,其实新月派诗人中徐志摩是最不受约束的一个。这节课想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关注景与情的关系,关注思想的深度,关注学生的生命启蒙。
2.《再别康桥》是一首纯美的诗,读这样的诗歌应该是一种享受,它的特点决定了课堂必须是诗意的,而不是充斥着说教和说理的枯燥。备课时我注意了导入语和几次活动之间的衔接语,力求做到有诗意,用诗情来召唤诗情。
3.教学设计还注意了读写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4.设计教学时我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徐志摩的一些诗,生平情况,别人的评价。一方面是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对诗人多一些的了解,从而喜欢上诗人。
5.设计与〈康桥再会吧〉一段文字的比较是为了体现阅读的深度,让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同时对〈再别康桥〉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语文教学承担着启迪蒙昧的任务,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要学会从课堂上汲取人生的滋养。
教学设计(简案):
一:诗意导入
二:动情朗读,体会感情。
三:了解作者
四:问题引导,理解诗歌。体会诗歌情因景生,景因情活的特点。诗人向康桥的哪些事物告别?在诗人眼中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情?在康桥美景的感染下,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想法?这个愿望实现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诗的最后两节,诗人的心情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五:就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情景性改写。充分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的能力。将读和写结合起来。
六:比较阅读:与〈康桥再会吧〉进行比较,深入理解诗意。
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