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第二册《看浪花》教学反思
终于匆匆地上完了本学期的最后一堂公开课。说是匆匆,确实一点不假,一天时间,除去吃饭、睡觉等常规时间,还要上网搜资料、找图片、做课件、做教具,总之,静静坐下来读课文的时间真是太少了,即使在读,也显得那么功利,完全是以一个教者的身份在读:教参里要求教什么?我可以去教什么?我应该怎么去教?脑子里全是这一类问题,真所谓是紧紧围绕着“目标”在做着每一件事。其实,在教师自己初次接触文本的时候,应该分别以三种身份去读文本:普通的阅读者的身份、老师的身份、学生的身份。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身去读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直接影响到老师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展开教学,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只有在恰有所得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的学有所获。
应该说,本堂课还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我最初的教学预想,但所谓“圆满完成”也未必就是一堂成功的课,由于课前思考欠到位,使个别词句的教学也欠到位。如果说课前时间比较仓促,相比较课后的时间显得比较宽裕,下面,我想把自己对整堂课中的全部环节的理解和思考进行细细的阐述。
一、 以“情中引”为基点,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1.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
2. 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浪花图)你能模仿这一片海浪声吗? (指名学生说)(出示:哗 哗 )
3、浪花是从远到近的,所以读的时候要延长些,要把这个字的音延长只要在后面加上一条短线,它有个名字叫“破折号”(出示:哗——哗——)
4、请一、二组的小朋友一起来,海浪唱起了动听的歌:“哗——哗——”
三、四两组的小朋友,海浪从远到近:“哗——哗——”
全班小朋友一起来,海浪唱着欢乐的歌,从远到近:哗——哗——
好像真的来到了大海边,真美!
5、那么这个又是谁的歌声呢?(出示“哗哗哗,哗哗哗”)
a、齐读
b、你来说(下大雨)
6、这又是在做什么事呢?(出示“哗啦哗啦”)
a、齐读
b、你来说(泼水、浇水)
7、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件事,你们来说相应的声音好吗?
(下大雨了——“哗哗哗,哗哗哗”;泼水啰——“哗啦哗啦”;海浪来了——“哗——哗——”)
8、可真有趣!小朋友们以后写日记时也可以用上像这样有趣的象声词!
哗——哗——的海浪声吸引了三个孩子(出示),它们一起相约来看浪花。(出示课题)】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课堂便是一潭死水,平静死寂,“风过无痕,雨过无声”。因此,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便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而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激活的最佳方式之一,根据课前的调查,学生对大海、海浪并不陌生,因此,“听音猜一猜”这一环节难度较低,但却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原有的经验,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产生共鸣。
二、以“学中用”为框架,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1、这一束束浪花还像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2-5小节,找一找这样的比喻句,并且用横线划下来。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3、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要求: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一束束不同的浪花
4、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一束束浪花遇到了麻烦,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5、出示一幅图,你想把哪束浪花送给它?(出示卡片,指导朗读。)
6、多有趣的浪花呀,老师也想读一读它们。这样吧,咱们合作,我来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好吗?(合作读)
7、老师很想知道在咱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
(出示图片及:一束束浪花像 。)】
本教学板块,我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展现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教学要有开发性。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有开放的理念,开拓性的思维,具有开放的意识,在预案设计时要有充分的考虑,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其次,教师要设计开放情景,激发学生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司空见惯的问题,激发学生敢想敢说。
虽然海浪对学生来说不是太陌生,但要具体地说出“一束束浪花像什么”那就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当我把这块教学进行了以上分步,并且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小目标,这样学生不至于感到枯燥。而由读到想到说,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宜的挑战性,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在朗读感悟时就兴趣大增,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在最后拓展延伸时,学生发言踊跃:浪花像山坡、浪花像滑梯、浪花像摇篮、浪花像冰淇淋……答案包罗万象。
三、以“读中思”为方法,触动学生心灵的美好。
【1、原来在每个人的眼里,浪花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美丽、可爱的浪花让三个孩子都想到了什么呢?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找一找,可以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交流:
(1) “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
a、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探讨原因)
b、是呀,瞧(出示图片)没有充足的水分,大地裂开了一道道缝,植物都渴死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出示图片)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
(2) “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a、老师有一个小小疑问:这里的“戏”是什么意思?别急,老师请教了字典先生,它告诉我们“戏”有3种意思,读一读。
b、你觉得应该选哪个呢?
c、和海洋动物一起游戏,这个孩子——(善良、可爱、爱护动物……)
(3) “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a、“金疙瘩”通常是指珍贵的东西,那以你平时的了解,你觉得海底有哪些珍贵的东西呢?(指名说)
b、是啊,正如你们所说的,海底就像一个金库。(出示图片)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等等无穷无尽的资源。难怪孩子要说——“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三个孩子三个愿望,如果只以一种模式教学,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会显得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在感悟第一个愿望时,我着重让学生去理解为什么要让海水变淡水,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外知识,能在课堂上运用到平时的知识积累,这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成就感。感悟第二个愿望时,重点让学生理解一个“戏” 字。通过查字典比较的方法,了解到“戏”在文中是“游戏、嬉戏”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人和动物的和谐美好。第三个愿望,运用图片的辅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发出“海底还真是一个大金库”的感叹!
四、以“读中悟”为桥梁,升华学生美好的情感。
【拓展:看着这些浪花,相信每个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信封上,让海鸥把你的愿望捎给浪花,带给大海。】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完成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的教育理念中提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定要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在理解不透、感悟不深、激qing不够时,为了追求教育理念的“前卫”,突出课堂形式的“热闹”,而过分地强调发展学生特长和能力,让学生机械地去表演、被动的去创新,反而将阅读教学演变成“形而上学”的空镜子。本板块的设计由于是在学生充分读文、深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们能够拓展思维领域将知识内化成个人的创新特色。当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了孩子们产生这三个愿望的原因以及愿望的前景,他们的情感被激发了,进而思维也不知不觉地拓展了。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简单地教,让学生轻松地学。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当中,由于课时、进度等问题,不可能对于每一节课都十分认真地细抠每一个教学环节,所以教学上会存在许多遗憾,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行走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方式,及时反思之后,就像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一样,在教学修养等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好像对于教学又重新认识了一番,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问题了。另外对于教学设计思路方面,对于处理教材内容方面,对于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方面,对于因材施教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启示。
“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我希望我能够做那载歌载舞的水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我想这也是以后我要好好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