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重组 趣味延伸──《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
2、通过网络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情境图、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搜集有关资料;留心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认识生字
播放课件,出示森林情境图: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顽皮的小猴正在树上摘桃子,它把桃子扔给树下的小兔子;
松鼠捡到一个松果,高兴得又蹦又跳;不远处有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木屋前有位小姑娘在唱歌;公鸡伸着脖子打鸣;鸭子在小河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开屏……
1、趣味谈话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邀请每位小朋友当裁判。
2、读准字音点击情境图中的小动物,学生认读带拼音的词语: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注意正音:“猴子、兔子、鸭子”
中的“子”要读轻声;“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3、对号入座学生试读黑板上的动物名字,指名认读,并为小动物贴上相应的名字卡片。
4、揭题识字课件演示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板书:比尾巴(学生书写,并读题)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字。(课件呈现“尾”字中的“毛”变红变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生自由地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练读课文学生按小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学习问句的读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变换形式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可以问答式对读、同桌互读、自选伙伴读、边读边表演等。
2、认字游戏播放课件(一只孔雀的尾巴上写着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学生自告奋勇地读,只要读准一个字音,孔雀尾巴上的一根羽毛就变出一种漂亮的颜色,直到学生把12个生字都认读完毕,一只美丽的孔雀开屏图就出现在眼前),师生做认字游戏。
3、理解词句播放课件,师生互动,表演动作,理解两组反义词:长—短、直—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理解“最”的意思。
四、认识笔画,练习书写
1、认识新笔画教师板书新笔画,学生边认边书写。
2、写字练习课件演示“云”和“公”的笔画笔顺,学生边欣赏边书写。
3、猜字游戏师生玩猜字游戏,介绍猜字方法,区分形近字“云”和“公”。
4、练写生字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共同评议。
五、拓展延伸
1、展示交流提供“展示台”,学生自由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汉字、图片资料等。
2、学编儿歌利用情境图示范编儿歌:谁的嘴巴_______?________。
课件出示相关的提示:燕子、蝌蚪、小壁虎比尾巴谁的尾巴______?______。
兔子、老鼠、大象比耳朵谁的耳朵_______?__________。
3、上网探密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亲近小动物、探究小动物的情感。
4、看动画,表演唱播放动画,学生认读歌词;师生边欣赏动画边演唱。
【点评】
《比尾巴》一课的学习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朋友,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资源重组创设情境图,更具亲和力教材中的6种小动物图片都是单一呈现的,为了激发学生亲近小动物的感情,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文中的小动物进行重新组合,把课件制作成一幅美丽的情境图: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猴子正爬到一棵桃树上摘桃子,还扔下几个桃子给站在树下的小兔子;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河边散步,展开五彩的尾巴,欣赏自己在河水里的倒影;鸭妈妈带着几只鸭宝宝在一条清清的小河里欢快地游着;神采奕奕的公鸡站在一块石头上伸着脖子打鸣;不远处有几座漂亮的小木屋,木屋前有一位小姑娘在唱歌,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听到了这么美妙的歌声正翩翩起舞……
以上情境除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之外,还有以下几个作用:
⑴ 以此趣味揭示课题,认识6种小动物的名字,既生动活泼又充满人性关怀。
⑵ 突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更具亲和力。
⑶ 可利用此图引导学生编一组“比嘴巴”的儿歌。资源的利用率相当高。
2、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寓教于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本课生字的书写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兴趣,学生的书写欲望强烈,从而保证书写的质量,落实了课标在写字方面的要求。
另外,课内教师还利用链接的网络资源,使课堂得以拓展延伸,既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亲近小动物、探究小动物的情感,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