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11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为了指导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分角色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我采用了板书演示和揣摩人物心理的方式,有效引导孩子们学会用此类方法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下面主要说说揣摩人物心理这一做法:
1、狐狸的心理。当狐狸来到树下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时,我问孩子们:狐狸会想些什么?接下去的问题:狐狸眼珠一转,他会想些什么?当第一次乌鸦没有回答,狐狸会想些什么?当第二次乌鸦还是没有回答,狐狸又会想些什么?当狐狸叼到肉之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乌鸦的心理。当狐狸第一次套近乎,我问孩子们:乌鸦会想些什么?接下去的问题:当第二次狐狸问候乌鸦的孩子时,乌鸦会想些什么呢?当第三次狐狸赞美乌鸦的羽毛和嗓子时,乌鸦心情如何?会想些什么?当肉落入狐狸的嘴之后,乌鸦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举动?
通过这样的问题追问,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人物之所想,从而更深地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进行角色朗读。
点击显示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望海潮教学反思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女娲造人》探究性教学案例实录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在“说”中磨砺思想、在“辩”中学会立论
课堂教学的再造艺术
《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与评析
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日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29450/
上一篇: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下一篇: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