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导学案
《讨论》导学案
【交际目标】
⒈通过讨论,增进理解,达成共识;明辨是非,化解矛盾;拓宽思路,加深认识,等等
⒉通过讨论,培养言语表达及其交流、沟通能力
【讨论指津】
一.“听”的练习
在讨论会上,发言的往往不止一个人,每个人的发言也往往不止一次,而发言的内容又往往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我们首先要去做的,是“听”的练习,听别人发言的观点、内容,一时“听”不下来,可以用笔记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一种听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众人的发言进行综合归类,然后再分析比较,最后去弄清正误,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不能太“火药味”
“讨论”一般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讨”,一是“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争辩”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讨论会一般不能“火药味”太浓讨论的会场应是和谐的,发言的语气应是委婉亲切的,语调应是力求柔和的,用语要得体,语态要大方不能只顾着自己论战,对别人的意见毫不在意,甚至都不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讨论的氛围要求做到“平和得体”,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先要尊重别人
三.会议小结精彩有妙法
精彩的会议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大大增强会议的效果,还能给人一种回味会议小结:⒈用简短的排比句概括特点,⒉用热烈的抒情鼓舞其行动,⒊用真切的感受激发其共鸣,⒋用生动的故事启发其联想,⒌用准确的表述强调其要求,⒍用深刻地问题引导其思索
【病例诊断】
病例:不知所云
〔病例实况〕
某班围绕着“怎样使学校的课外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一专题举行班会
甲同学说:“要想再上新台阶,学校就必须给课外活动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
乙同学说:“所有的同学都要比过去更自觉、更主动、更勤快、更投入”
丙同学说:“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学校就应当为同学们多做点实事”
丁同学说:“做实事不做实事,主要还在于同学自己”
很快,绝大多数同学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你来我往,此起彼伏,讨论非常红火待教室里平静下来,丙同学又说:“比如我们朗诵小组吧,全组有成员二十多名,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点,整天就像打游击似的,这怎么不大大地影响我们的积极性?”
丁同学也道:“那也不一定,像我们文学社,全社有三十人,房子都没有,参考书也少得可怜,可不是仍有那么多同学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吗?”
甲同学又道:“我们微机组呢?总共只有几台陈旧的机器,到现在我还没有搞清楚微机是怎么回事”
乙同学接道:“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你没弄懂微机,你自己至少要负一大半责任,因为,我估计你没用心听老师讲解”
一时间,讨论变得像争论了细心的班主任发现,李钢同学一直没有武器,只是睁着大眼睛转来转去,于是便叫他也谈谈自己的看法谁知,李钢同学站起身后,涨红了脸,“我”了半天也没“我”出个下文其他同学都踊跃发言,而李钢同学却说不出话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诊断:
思考一:李钢同学为什么不知所云,无从说起呢?
是因为他拿不准怎样说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究其原因,是李钢同学没有听清同学们的发言,即使记下了同学们的一些只言片语,也没有理清同学们的讨论观点,而发言的同学那么多,发表的观点好像又几度变化,李钢同学就只有张口结舌了
思考二:李钢同学该怎么做呢?
李钢同学可以把众人的发言“听”下来,“听”不下来就用笔记下来,接着把众人的发言综合归类
大致分两类一类认为学校即外部条件在课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另一类认为学生即内部条件是课外活动上台阶与否的决定因素
第三步,进行分析比较:朗诵小组和微机小组在学校到底开展得如何?文学社社员发表那么多的作品主要归功于谁?学校、老师和同学这三者在课外活动中到底各占据什么样的位置?等等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较为复杂的一步,既要去分析比较众人的发言,还要挖掘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把握住了这一步,第四步的“弄清正误”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李钢同学掌握了这么一个步骤和过程,他是一定会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的
【片段练习】
一门门充满乐趣与探索性的科目,将我们引入生活的大课堂,激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假如我们以“享受学习”为主题开个班会,开展一个讨论,请你积极参与,准备好发言内容,并给这次讨论会做个精彩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