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语文知识 综合知识 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

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

综合知识   2024-12-01

最近连续听了60多节语文“随堂”课,常常有一些惊喜,尤其是那些构思精巧、韵味悠远的课,总让人按捺不住兴奋。但也不时有一些焦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改以后又冒出了一些新问题,感到事关重大,必须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注意。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具有丰厚的积淀。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课怎样上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其实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路径。但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一些同志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语文学科的特质缺乏准确的把握,对语文教学的传统缺乏继承的意识,对语文教学的路径缺乏探究的行动,加之本身教学态度、教学素养的缺失,造成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教出语文的滋味,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益,不能尽展祖国优美文字内存的魅力。

语文老师要有“底线”意识,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独特的规律,遵守学科个性,坚守教学法则,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能够完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展示语文学科魅力,尽可能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尽可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1、依体而教,让学生明晰文体之特,有径感悟作品之美。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个很大的弊端,老师教课文,不管什么文体,都是依式而教,统一的格式:字词疏通、整体感知线索结构、主题分析、特色领略,不注意根据文体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路径,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独特魅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体型的,教学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根据文体设计和组织教学,所谓依体而教。只有学生先把握了文体特点,才能根据文体的要素去理解课文的结构、主题和技巧。脱离了文体的分析,很可能就是浮于表面,不能登堂入室。比如小说,它有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但首先它是虚构的,它有突转、象征、超然等特性,其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杂取种种人而成为一个,把握了这些,才能真正地认识作品形象,理解课文题旨。比如《斑羚飞渡》,有人说动物这么通人性,其实是一种虚构,但表达的是一种象征。知道了这一点,就不要在斑羚做了什么上纠缠,而研究她为什么这样做和做了以后的意义。比如《范进中举》,胡屠户一个嘴巴就把范进打醒了,《最后一课》,一节法语课就让小佛朗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这是不真实的,但艺术是真实的。这是一种突转,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才能避免简单地把生活中的形象与小说中的形象“对号入座”,感悟艺术创作的魅力,并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戏剧怎么教?像《陈毅市长》、《雷雨》,首先要让孩子搞清楚“三一律”,然后找出戏剧冲突,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形象、主题之类,而不是教了《雷雨》,只纠缠于周朴园是好人坏人,坏到什么地步等等。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大多数就喜欢读读文学类作品,议论类、说明类、应用类作品,他们不要读,也写不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老师缺乏“依体而教”的意识和探究,不能把那些文体的特点和美点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自然就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注重设计,让学生真正喜欢课文,强烈感受文本独特。

语文老师应该是“设计师”,教学每一篇课文都要精心设计,都要让学生感觉出“美”来,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现在的课堂教学给人的感觉是教学流程比较呆滞,看不出老师研究课文后精心设计教学的痕迹。一些学校集体备课,不同老师教同一篇课文,教案如此相似,没有自己的独立研究、思考、设计。如此教学,不可能带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学生也就不能通过老师的精妙构思而对课文产生强烈感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位老师教鲁迅的小说《药》,巧用三个标点符号设计流程: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药”字,在右下方填上一个小小的句号,说“这是一个关于药的故事”,同学们陷入沉思,纷纷沉浸入对故事的回忆中;当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又重温了一遍故事情节以后,老师又在“药”的后面加了一个问号,让学生去提出疑问。学生纷纷献疑:“华老栓怎么这样愚昧,花光全部积蓄用不能治病的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痨病,而且满怀希望?”“革命者的鲜血成了愚昧者给儿子治病的药,这里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标题‘药’难道就是一般意义上治病的药吗?”一个个问题正是打开作品内文的钥匙,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就把课文教学一步步引向作品的深处;课堂进行到尾声,老师又在“药”后面写上一个感叹号,学生顿时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慷慨激昂:“这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我们要思考悲剧何以会发生!”“拯救黑暗的中国需要一副真正的良药!”“拯救民族首先要拯救国民的灵魂!”“我们要对愚昧的民众下一记猛药,唤醒他们的灵魂!”这堂课,老师的设计何等的自然精巧,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又是何等的强烈!语文老师呀,绝不能做一个文字的搬运工,而要坚决做一个文字的建筑师,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学生真正带进文字的王国,去接受美丽的熏陶。

对学生来说,语文老师是“向导”,走进课文这路怎么走,有了精巧设计就会曲径通幽,登堂入室。没有设计呢,就会到处转悠,迷失方向,最后晕晕乎乎,甚至走不出来。而且从课堂教学的节奏来说,精心设计的课有张有弛,风生水起,避免了平铺直叙,容易引人入胜。所以我们必须坚决杜绝没有设计的语文课。

3、强化朗读,让学生多通道直面课文,充分感知语言魅力。

从古到今,语文教学有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读,“佳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学生自然会得到“道”的熏染和“学”的悟觉。现在的课堂,学生朗读的声音是越来越少了,老师在刻意地分析,学生在被动地思考,架空于文本之上,游离于文本之外,除了抽象的条条干干,学生没有血肉的亲切,这样的分析越多,学生的感性认识就越少,根本谈不到对母语味道的咂摸。

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母语的特点,架设四通八达的朗读通道,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受熏染。而教师则要精于朗读之道:可以自由朗读。以学生熟悉课文、了解课文大概为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自在地放声朗读课文,读完能勾勒出文章的轮廓;可以沉思细读。学生根据老师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从课文中寻求答案,一边细细地读,一边静静地思,读思结合,思读有悟;可以协作精读。选择精美的语段进行探究性朗读,一些问题不是读读就能理解,需要大家协作,在读与商量中获得对作品的真情悟觉;可以理性品读。透过字面,跳过大量的感性文字,学生边朗读边品味,获得哲理的启迪、人生的感悟。像教学张洁的《我的四季》、《散步》这样的散文,必须让学生去进行带着思想的品读;可以配乐美读。这是一种欣赏性的朗读,学生把握了作品的精髓,在音乐的伴奏下,醉着心儿朗读作品,领略文章的形之美、情之美、意之美、言之美,沉浸在美轮美奂的境界之中;可以集体演读。这种朗读,师生共同参与,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尾声,以形成高潮,创造“余音绕梁”的效应,颇像文艺节目中的“诗歌朗诵”,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震撼力。余映潮老师很推崇这种朗读方法。

校园是读书的地方,课堂更是读书的场所。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把书本捧起来,把眼睛盯上去,把声音放开来,有情有声、有滋有味、有觉有悟地朗读课文,让朗朗的书声流进心田,让美丽的意境永驻心间。没有读书声的语文教学是缺失的教学,没有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的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4、大局着意,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整体感,渐次形成作品和学科的系统。

园林也好,建筑也好,整体的才能是美好的,残缺的、支离破碎的很难让人产生美感。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也是这样。现在我们有些老师比较地忽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常常是“讲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教学没有整体感,给人残缺的感觉,严重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这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每篇课文的教学必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典范的记叙文,教这篇课文,我们要分析阿长这个特殊的形象,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欣赏作者采用铺垫蓄势、对比衬托手法所产生的效果,还要引导学生借鉴本文的结构和手法去写自己熟悉的或难忘的人和事。但所有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首先必须让孩子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阿长,把作者写阿长的几件事要弄清楚罗列起来,并对阿长的人物性格有所把握,即既粗俗、迷信、守旧,又善良、热心、忠厚、乐于助人,能感觉到作者写阿长主要是通过先抑后扬和对比衬托的手法来表现。我们说,学生有了这种感知,理解起课文来就顺畅了,下面随便分析哪一个角度或者片段,学生就能在作品整体的框架下,从容不迫地去思考和分析。如果不讲究教学的整体性,就顺着课文读读讲讲,或者拉上来就分析人物形象、写作技法之类,学生就会不知所云,思维就会被弄乱,到课文中找答案,那课文在学生眼里也是斑驳散乱,找不到内在的逻辑层次,自然没有美感可言。

其次,一篇课文如果要几课时教完,每一课时都要相对独立完整,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完整有致的教学流程,而学生呢,也有实实在在的知能收益。

第三,要通过一节课一节课、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积淀的基础上,形成语文学科独有的知识系统与结构,完善全面的语文能力的建构,真正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能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去生活、工作、创造,优化自己的语文人生。

5、相机穿插,让学生充分了解背景性材料,准确把握作品意图。

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品所涉及的一些背景性材料,这是解开文章思想的一把钥匙,所谓“知时论事”、“知人论事”、“知境论事”。现在教学中有种倾向,以为“介绍写作背景”之类是一种老掉牙的程式,所以老师不屑于向学生介绍写作的背景以及其他相关的背景性资料,不注意研究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意图,只从文字上去研究揣摩,导致对作品的理解“隔靴搔痒”。有的甚至打着“多元解读”的旗号,弃特定的写作背景于不顾,主观臆测,自说自话,这自然严重影响对作品的正确把握,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缜密性、准确性的培养。当然,介绍背景性材料要与课堂教学的流程推进有机结合,相机穿插,相切相融,避免生硬,真正成为作品教学的有机组成。

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从字面上阅读,也能感受作品的气势,但要真正走进作品,就必须对作者的境遇、写作的背景、赤壁之战的过程、三国重要的历史人物等背景性的东西有充分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相机向学生作必要的介绍。学生初步阅读作品之后,就要介绍苏轼在词风上所作的里程碑式的贡献,让学生感受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豪放;在欣赏“江山如画”的美景时,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壮阔,让学生感受建功立业的辉煌;在再现周瑜英姿的时候,就要联系三国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让学生对周瑜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词人感叹人生时,自然要介绍作者生平经历与所遭受的挫折,让学生悟到词人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流程的推进,适时穿插背景性的材料,就让学生把作品放在特定的情境下理解,自然能够获得比较真切和全面的把握。

能进入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文章合为时而作”,作品的思想、作品的技艺,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不把孩子带进那特定的时期,就难以真正把文章读懂读透,语文学习就可能“只懂得了一些皮毛”。至于介绍背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什么时候介绍,那当然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相机而动”,但把背景置于一边显然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再说我们让学生写作文,也要指导他们写出时代的声音,绝不能无病呻吟。

6、讲于当讲,让学生悟出课文之韵,充分品酌文章原味。

在坚决反对“讲风太盛”的时代背景下,现在的课堂教学,“满堂灌”少了,但“满堂问”又充彻课堂,看似的热热闹闹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是太明,深蕴于作品中的韵味并不能真正体味,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获益。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毕竟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面,必要时老师的品鉴、点拨、引导会成为学生登堂入室的台阶。于漪老师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庄文中的信中指出:“我听了一点课,不多,给我的印象是满堂问,满堂闹,现在还有几个教师能侃侃而谈满堂灌?”于老师当然不是鼓吹“满堂灌”,她是希望语文老师还是要有一点讲的功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一些不讲学生难以懂、难以通、难以悟的语文材料,还是要精要地讲,不让学生停留在“皮毛”层面,而是进入深层,实现对作品的真正把握。

一次听一位老师教沈从文的《边城》,有个学生大胆提出了这样的疑惑:三十年代是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作者为什么要回避时代主题,选择那闭塞的荒野边城来进行世外桃源般的描写?这里,我多希望老师来一点侃侃而谈,介绍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观念,分析写作的特殊背景,让学生能透过作品形象真挚纯美的心灵世界,去呼应作者田园牧歌般的生命追求,去感受人生本色质朴的生命主张。然而,这位老师没有讲,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弄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来。课后我和执教者交流,我说,你为什么不来点诗画般的语言,为什么不去大胆煽情?执教老师说现在不是提倡少讲嘛?我说不错,但当讲不讲,你会让作品的神韵跑掉的,你看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能体味到作者表达的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吗?

我们不能望“讲”生畏。语文老师应该有“讲”的天赋,关键是要把握“讲”的分寸。只有老师“讲于当讲”,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传授和点拨,化浅显为深邃,化模糊为清晰,化似是而非为“击中肯綮”,真正把握作品所内蕴的内容美、结构美、技法美、文字美。

7、以读促写,让学生叹服课文之美,同时找到写作路径。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感知母语的魅力,欣赏各种文体文章的美丽,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让学生会写作,会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或片段,会写出自己想写、有兴趣写的作品来。所以教学过程必须贯穿一个主题词“写”,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紧地揉合在一起,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以读引写,以读提升写的水平。

广西柳州四十六中秦思老师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学生一起品味诗歌的语言、推敲重点的词语时,处处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诗人会怎样表达,会怎样遣词造句。教学高潮处,老师让学生吟诵“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寄托给天上的世界,编织成美妙的诗句。学生异常的活跃,仿照郭沫若的诗句,纷纷做起了小诗人:“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快乐的天堂。那快乐无忧的生活,定没有考试的烦恼!”“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丰富的书房,我想阅读的书籍,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情欣赏!”“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舒服的床铺,那柔软的白云被子,定能让我睡个饱!”这样的以读促写,是激发兴趣,也是教给方法,让学生读了后爱写作,会写作,体现出鲜明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性。“以写贯穿,搭梯引路,以读促写”,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

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个浸润的过程,阅读教学中也不能出现“为写作而教学”的痕迹,一切要讲究圆润,一切要恰到好处。写作水平也不仅仅指书面写作,口头表达同样是写作的重要方面。

8、交互链接,让学生领略例文美丽,自觉走向课外世界。

“课文无非是例子”,一方面,我们要把例子教好,实现“解一例,会一类,带一片”的教学旨归;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由此及彼,借助“例子”,为学生引出博大的语文世界来。

语文教师教语文,在让学生充分领略课文美丽的基础上,一定要有两项基本功:一是把课文与相关作品连缀起来,形成一条“美文链”,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和感悟。甘肃金昌市金川公司六中刘航军老师教冰心的《纸船》,在带着孩子充分理解了作者用“托物言情”的手法表达对母亲“爱和思念”的情怀以后,围绕“母爱”主题,把学生带向课外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品味冰心的《繁星》102、童子的《记忆里有一盏煤油灯》、孟郊的《游子吟》、泰戈尔的《金色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教者自己的下水作品《树的心愿》等作品,通过古今中外“母爱”作品的广泛浏览,让学生笼罩在浓浓的母爱氛围中,在接受文学熏陶、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拓宽视野,丰富积累。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很浓,需要老师的丰厚积淀和备课的惨淡经营;二是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沟通起来,形成一个“阅读场”,让学生有读不完的佳作。通过教学,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窗户,映入丰富的阅读世界,真正让孩子伴着阅读成长。江苏如东实验中学李凤老师教郭沫若的《白鹭》,在进行了一系列诸如形象绘描、风韵品味、背景链接、感受抒发、理性把握等环节以后,把学生引向课外的世界,让他们去阅读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白鹭》(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等,让学生通过古诗的阅读更美地映像白鹭,同时又增加古典的积累、文学的熏染。这种引领,学生是很感兴趣的,而且教学的效果远远高出课堂教学本身。

语文教学承载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无论如何马虎不得。很多人批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我听了大量的课以后,深有同感。我想,语文老师不能怠慢了语文课,他应该有一种自觉,保证日常的语文教学要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保住了语文教学的“底线”,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本质量,才能为语文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显示
【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33578/
综合知识推荐
热门综合知识推荐
  • 课外知识
  • 综合知识
  • 基础知识
  • 文言知识
  •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