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第一板块的两篇课文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辩的文章。《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所以,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五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五读回味理解。《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但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为了清楚的体现我的“文言五步诵读法”,我把两个课时放在一个整体中)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平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3)、 给生字词注音。
2、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幻灯片展示字词句)
3、第三遍诵读: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要求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4、第四遍诵读: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学生代表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
(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
(3) 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
5、第五遍诵读: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作者由乐转痛有无道理?
(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3)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小结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乐——时、地、人、物、事
↓
痛——生命短暂、人生易老
↓
悲——亘古不变的规律
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本课被编排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性散文。单元提示强调:“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叙事有一种简洁的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弦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段表述与《普通高中课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八、九两条的精神完全一致。
同时,本篇也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它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学生:秋林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文言文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学习过程比较被动,欠缺自主性。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作一些必要的知识积累,巩固提高基础;其次,在文本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层面上,以期提高兴趣,使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上切实有所提高,进一步为学生文言文智能的生成及发展作一点准备。
说目标: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三个层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三个层面的目标分别设置为——知识目标:①疏通文句、文意,熟读成诵。②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能力目标:①理清叙事脉胳,掌握情节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主要内容。②初步了解《左传》的叙事特色,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以国事为重,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重难点:根据目标设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重点设置为:①疏通文句、文意,熟读成诵。②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设置为:①理清叙事脉胳,掌握情节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主要内容。②初步了解《左传》的叙事特色,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说教法:高中新课改要求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文言文教学尤其重视对传统方法的继承,重视积累、感悟。鉴如此,确定如下教法:①诵读法,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揣摩和体会人特的心态;②问答法,在积累疏通文句的过程中,学生不懂的地方,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老师当众作答;③故事导入法,在讲解文章思想内容之前用朱镕基答记者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④探究拓展法,文本特点及叙事特色、写作技巧,由师生共同探究归纳。
说学法: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有相应该的学法。①诵读法,摩仿老师的阅读有感情的多次诵读;②勾画法,在读的过程中疏通文句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作好标记;③提问法,向老师提问,不会疏通的地方;④探究拓展法,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文本特点、叙事特色、写作技巧。
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听教师范读后自由诵读,勾画出不懂的字句,(大约要20分钟)教师答疑,课堂上回答学生不懂的文句,落实“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约25分钟);第二课时,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师生共同探究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约30分钟)归纳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落实德育目标。(13分钟)最后二分钟老师作结,布置作业。
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第二课时
(左边)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怨辞---------郑伯平怨———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利:东道主 害:越国以鄙远 亡郑而陪邻)---------晋公再晓之以理
详略得当 首尾呼应
(右边)
烛之武形象:正义爱国 勇敢机智 能言善辩 以国事为重
高中语文第三册 3.2(10课)故都的秋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 (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学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人版高中-年级上册第四模块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模块的主题是:解读昨日的战争。战争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战争,金戈铁马,血雨腥风,战争的惨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候更会让人惊心动魄。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 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然后,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借助注释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第2段:晋师撤离。
环节3: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
1、文章开头给我们交待了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这样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交代可以看出郑国与晋国利害相关,郑国和秦国的利害关系不大,并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兵驻扎,这就使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烛之武能成功的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展现其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与郑伯的对话过程中,体现出烛之武虽然因长期不受重用而有所怨言,但是关键时刻还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识大体,明大义。毅然孤身前往敌营,夜缒而出,则表现了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3、这篇文章的情节安排很富有戏剧性,戏剧性性表现在哪里?
大敌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的推荐让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不受重用而推辞;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本文的重点是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表现出高超的劝说艺术、游说技巧。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概括说辞中包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分析形势,以退为进,博得好感。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亡郑陪邻,动摇联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存郑有益,利益引诱。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追溯历史,深入离间。
可见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巧舌如簧,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退秦师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的胆识以及高超的谋略和语言艺术。
环节4:拓展延伸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话题:1、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2、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祖国行动。)
附: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 情节 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珠海二中 李明明
一、分析大纲制定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根据以上说明,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力争使学生初步掌握诗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分析、品味词中高度凝练、极具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把握诗词的意象,感受作者的革命豪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会作者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情怀,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二、分析教材制定重点、难点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诗单元中的第一篇,起到与新诗相比照的作用。它采用的是古典词格的形式书写新时代内容的创作模式,这就更突出其意象鲜明的特点,《教师教学参考书》单元说明中明确指出本单元的鉴赏的重点就是情感与意象,本词必然担当起解决这一问题重任。且把握诗歌的意象对新诗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的教学也能为以后新诗的学习打下基础。
据此,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手段,把握意象,进而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豪迈昂扬的情怀。
教学难点:1、品味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初步理解和掌握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三、分析学情制定教法、学法
因为本课面对的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制定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一新生普遍心理特征是看待问题比较简单,往往只关注表面现象,忽视对问题深层的内在联系的思考,思维方式不够成熟,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
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只重视积累,如一定数量的字、词、诗句及篇章段落的熟读和背诵。偏重于识记,而不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这增加了学习本课的难度。
分析学生优势
1、正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识记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词名句、名篇,这使他们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上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
2、初中阶段学习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对词的特点、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诗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分析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据此,制定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如下:
教法:
1、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握意象,洞察情感。
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自主理解、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引用王国维先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论,及《毛诗序》和《诗品》中对情感和意象的说明,引入意象的概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把握意象,理解诗歌情感。
2、知人论世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所以在本课的讲授过程中,采用知人论世方法,适时引入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3、多种手段相结合,创设情境
结合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如PPT、名家朗诵录音等,用优美的语言、绚丽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解决教学难点。
学法:
1、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
2、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能够初步理解、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本课教学视学生课堂的接受情况,预计使用二学时完成,我在此设计的是第一学时教学内容(主要鉴赏词的上片)
四、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是:他是领袖,领亿万人民谋幸福;他是诗人,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是今朝的风流人物!这就是伟人毛泽东。今天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我在陈述导语的同时,在《浏阳河》的音乐背景下,播放毛泽东同志不同时期的照片,和他的一些书法诗词作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并通过优美的语言,凝练的概括出作者生平特点,创设情境,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对象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突出重点
朗读是学习诗歌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可以感知诗歌整体,发现和体会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通过分析它们的妙处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情感。
1、利用电化教学的优势播放名家朗诵,创设情感氛围。再听录音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从刚才的朗诵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唤起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直观感受,并自然引出对诵读方法的总结和指导上。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方法之后,请1-2名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或诗句进行朗诵,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再通过教师示范,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此处除了方法的指导还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如“浮”读fú不读fóu等,并体现在附板书上,引起学生的重视。)
4、让个读的学生谈谈为什么选择这一段或这几句诗歌朗诵。目的在于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情感,突破重点。
如: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设计意图:以自主阅读的形式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真正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针对学生的理解和问题,做出恰当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导入下一环节:
同学们,对于诗歌的学习是不是仅仅停留在通过阅读对内容和情感的初步理解上呢?我们还应该学习什么?为什么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诗歌中大气磅礴的情感?为什么你觉得这些诗句写得好呢?对了,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就以上片为例针对诗歌技巧进行鉴赏。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追问的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
首先要明确的是,初中诗歌教学主要放在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对于“意象”的学习并没有作为重点,要突破本课的难点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就必须从词中的典型意象入手,因此我从一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1、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词的上片,思考本词与我们以往所接触的写秋的诗歌如《天净沙·秋思》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可以指出其他古典诗歌中写“秋”往往是与“悲”“愁”等消极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等等。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不同,个人际遇不同。由此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也是对预习的检查),理解伟人的情怀,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2、自由诵读上片,找出词中选取的景物,分析它们什么特点,我们有什么感受?面对这样的画面作者又有怎样的体会?并将自己的体会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换和补充。学生在展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做适当的指导。通过分析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漫、碧透、争、击、翔等,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景和情之间的关系。(板书)
3、通过对典型景物和情感的分析,自然而然地引入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在已学过的诗歌中列举一些典型的意象,并谈谈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总结方法,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这种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最容易记忆和理解。再通过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已有的知识上,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四、)知识拓展、巩固难点(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可作为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要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这一环节我选择了张耒的《夜坐》,让学生从情和景的角度对其进行鉴赏,达到巩固难点的目的。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是本诗的突出特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五、)教学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刻的印象,教师将引导学生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1、词的上阙作者通过选取典型的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抒发了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凌云的壮志。
2、点明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和诗人生活的时代、诗人的境遇息息相关。所以鉴赏诗歌要做到知人论世。
3、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注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题目自拟
要求:①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景物
②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板书设计:
一、诵读要领:
语调:高低
语速:缓急
节奏:快慢、抑扬顿挫
二、
景物(意象) 特点 情感
绵延起伏
(万)山 红(遍) 热烈鲜艳
问:谁主沉浮?
…… …… ……
…… …… ……
鹰 击(长空) 矫健的身姿
鱼 翔(浅底) 自由轻快
景(色彩绚丽生机盎然) 情(博大胸襟凌云壮志)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