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需要什么气氛
在当代信息社会,青少年的视野再不能太狭隘了。在创造条件努力拓宽接受新信息的渠道的同时,切实发挥语文教材的隐含信息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能促成学生知识、能力、心理、道德与审美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教材的隐含信息是相对其显性信息而言的。教材中明确规定的“训练重点”是显性教学目标,师生为达成这一目标而提取的相关信息自然是教材的显性信息。教材中并不直接为达成显性教学目标服务的信息则是隐含信息。如何发掘语文教材的隐含信息呢?
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开发出教材的审美性,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人物的风度美、心灵美,感受到景物的神态美、情趣美。只要把握好恰当的语气、语调与语速,感情朗读不仅能训练语感,而且能读出语句的潜在内涵来。鲁彦的《听潮》是以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其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一段,写得非常美,在反复的感情朗读中,我们不仅能读出大海“沉吟”时的神态、色彩、香味与动态感这些显性信息,还能进一步思考作者创造出这一亲切优美的意境的原因,发掘出这段文字的隐含信息:要想写出精美的绘景作品,一定要热爱生活,细心观察,多方联想,巧用修辞。
琢磨教材的细节描写,诸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服饰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分析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必能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来。《变色龙》的开端部分中,“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要穿过市场的广场,恰在此时,木柴厂四周聚了一群人,出现了混乱局面。警官“往人群那里走去”时有一个细微动作,那就是“微微向左一转”。琢磨警官的这一动作细节便可得到一种隐含信息:沙皇专制下的俄国社会等级森严,官吏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即使一个小小的警官也惯摆架子,讲究“风度”,在百姓面前神气活现的。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课文,积极建立作品之间的多向联系,有利于加强对作品的全方位理解,发挥教材的隐性功能。在比较阅读中要用敏锐的眼光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两句话:“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藤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们若能将它与《记一辆纺车》的第三段文字进行比较阅读,就能发现:前者行文为“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木莲->何首乌->何首乌之根”,后者行文为“丰衣足食->足食->丰衣->纺线织布”。这样,我们便由此发掘出一种隐含信息,一种转承关系紧密且能显示详略、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笔者曾听过一堂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的“传道授业”可谓少矣,而学生的活动可谓多矣,个体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勿用举手可起来质疑,气氛热闹、非凡……甚至有一学生问及一问题令老师“张目结舌”。课毕,一听课者愤然道:“这叫什么课堂纪律?乱糟糟的,成何体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注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插话,有的同学会在课上窃窃私语,甚至会在课堂讨论时争论不休,让教者难以把握。因而,课堂吵闹问题一直缠绕在我们诸多教师的胸际,成为烙在头脑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选择课堂吵闹问题进行研究,是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典型性。因为新课程实施以后,由于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因而“课堂吵闹”问题会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对类似问题进行研究,为推进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必要的前提与手段。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片冈德雄把课堂上积极的气氛称为“支持型气氛”,把消极的气氛称为“防卫型气氛”。经研究他认为:
“支持型气氛”的特征是:(1)自信与信赖:学生和教师都充满自信,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信赖;(2)宽容与主动: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自发型与多样化: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无需担心集体压力与他人的眼光,不拘泥于惯例与常规。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防卫型气氛”的特征是:(1)恐惧与不信任:学生对教师抱有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采取不信任态度;(2)控制与服从:教师对学生履行控制,学生对教师被动服从;(3)策略与操作:学生有自己应对教师的策略,而教师则对学生实行操作性管理。在这种气氛中,班集体成员处于不安状态,担心遭到攻击,倾向于采取较为安全的常规型活动。
不难看出“支持型气氛”体现教师崭新的新理念,便于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防卫型气氛”再现了教师陈腐的旧观念,遏制学生成长和个性的发挥。
课堂出现吵闹原因剖析如下:
积极方面:a课堂气氛的民主与宽松;
b学生思维的活跃(即有声语言);
c多向交流的汇集;
d积极的参与意识(发表意见);
e个体张扬需求的呼声(个体的“小声”汇合为集体的吵闹);
消极方面:a课堂纪律问题;
b教师的课堂管理问题;
c课程安排不当;
d捣乱行为;
e个别学生为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对于课堂吵闹,笔者的态度是: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我们切不可害怕课堂吵闹而因噎废食。学生正襟危坐,鸦雀无声,专心听讲及时记录;或者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如林,然后一个一个起来回答,坐着的认真听,如是这般并非为好的课堂纪律,而凡是影响干扰破坏“井然有序”的课堂纪律,造成吵闹局面的学生则不应遭到批评、警告、呵 口七 和惩罚。否则课堂气氛将是死水一潭,学生的思维将不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长此以往课堂仍然是教师唱独角戏舞台:学生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发言要先举手且得 教师的“恩准”。教师站在讲台前,可支使学生做这做那,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的活动在这当中更多地被“忽略不计”了。展示得更多的还是教师的“教”――“教师中心说”。谁都知道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教育思想。在这种教育思想下,自然要求构建一个确保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纪律,教师调控课堂纪律的目的是保证教师教学过程的畅通无阻,而不管死活地完成教案上的准备内容或纯教本上知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你们尊重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宝贵,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是一种存在的形式呢?”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表现为吵闹)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唇枪舌战讨论争辩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份情感。
针对课堂吵闹,笔者的做法是:(1)“不过分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可适度地保持稍稍的喧闹。彻底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2)追求课堂气氛的民主和主动。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而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自由地畅快地发出内心的呼声。(3)放得开,收得拢。只要能保证教师作为组织者的有效声音的存在,宁愿做导演、策划者,合作者,不苛求课堂气氛的绝对安静,同时也不怕别人为此批评我们课堂纪律。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课堂上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力求由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为了使新课程得以全面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的学习课堂上有些吵闹,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