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2

中考试题资源: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2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2-23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2

一、秦临周而求九鼎①

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选自《战国策•东周一》)

【注释】

①九鼎:传说为大禹所铸,世代以为传国之宝。②临:出兵进逼。③秦之为无道也:秦国的做法不符合正道。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患( )(2)于( )

(3)与( )(4)不若( )

(5)存( )(6)图( )

(7)罢( )

2.颜率是用什么理由打动了齐王,使齐王出兵援周的?

二、秦攻宜阳①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③,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④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⑤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选自《战国策•东周》)

【注释】

①宜阳:韩国的一个都城。②公仲:韩国相。③临山:依山扎寨。④羁旅:寄居秦国。⑤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以为( )??(2)拔( )??

(3)方( ) (4)支( )??

(5)无功( )??(6)而( )??

(7)义(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文中“秦王耻之”的“耻”用法相同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大王必欲急臣

C.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为什么赵累认为秦军一定能攻下宜阳?

三、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古时用麻葛等织成的草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身( )(2)善( )

(3)或( )(4)穷( )

(5)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短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四、燕王学道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

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道( ) (2)之( )

(3)未及( )(4)之( )

(5)然( ) (6)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五、曾子①辞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曾子立节》)

点击显示
【中考试题资源: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2】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34381/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技巧
  • 诗词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