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语文知识 综合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预习、教学策略初探

中国古典诗词预习、教学策略初探

综合知识   2024-12-02

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看,静静地想。

师生一起关注文本细节,考究文本词句。关注反常,前后照应,反复涵咏,与作者、文本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引起思想上的碰撞,形成共鸣。

个人认为:课堂上的个人深思、涵咏、触动和吸收是主流;讨论、交流、活动和展示是支脉。读书是个人内隐的感知、体会行为,外力的渗透应在阅读者有所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收效。“静读”不反对朗读,也不反对讨论和展示,反对的是浮于表面、拓展无边、“浅表化”的泛语文形式。我们在关注、讨论这些形式化、僵硬化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在思辩中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把预习放在课堂,就是给学生一个熟悉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先和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个体尽力消弭自己对文本“半生不熟”的隐患,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设计从较高的起点开始,拒绝和学生玩“躲猫猫”的游戏以避免尴尬。

让学生看多少时间的书,这应该视文本长短、文章内涵和文体样式而定。按照我们的认知,中国古典诗词曲(初中课本)应该是短小的了,那学生在课堂如何“静读”呢?

我们还要坚持这个原则,解读文本应开展“纯”文本解读,在不参看其他资料的前提下,开展本色阅读。我不反对参看资料,只是认为在阅读者没有对诗词曲进行细致的词句品味之前,匆忙看教辅资料加以对照难免有“粗糙”之嫌。先看资料,寻得几句话便引为至宝,牵强附会,自动放弃了涵咏字词、体会作者深层情感起伏的机会,极易变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浅”阅读。

我们关心的是,学生在课堂预习中如何进行高效的阅读?我们教师的“教”能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肯定有阶段性,我们老师该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来夯实其阶段性阅读目标……

中国古典诗词曲预习策略初探

学生的古典诗词课堂预习,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求不要太多,集中火力,让学生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可用大段空洞的标签式教学来“套教”诗词。

学生在课堂上的预习,要强调高效,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也着眼在这里,我这里拔高一点,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着眼于要保证学生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的,是有梯度学习的。

我们很希望学生明白律诗“四联八句,两散两俳,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也希望学生马上学会如何推敲出意象与意境之间的联系;还希望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之美,用词之妙,找出“文脉”,理出中国古典文人的审美心理图示……但要有个先后,“我为什么主张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因为没有课程意识与课程体系的课堂必然是鸡零狗碎的。没有课程意识的课堂,要不就是教师随心所欲的表演,热闹非凡;要不就是教师死板板的灌输,了无生趣。”(凌宗伟语)

一、以诵读、熟读、背诵来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意识,主要以“品读文字,培养语感;感受画面,大胆联想”为主。学生在此阶段的古诗词自学手段较少,大多是属于无意识的读,所以说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很重要,体会诗歌的节奏感是很必要的。

此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入境,“此时入境的体验胜于枯燥的方法传授”。(邓彤语,《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6期B刊)

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曲朗朗上口,笔者普通话一般,也敢于在课堂上朗读,我在朗读指导中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方面:

1、断句,稍作停顿。

2、重音,体会用词。

例:枯藤/老树/昏鸦,……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反复读,在读中“形成基本的诗歌阅读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诗歌阅读的‘默会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歌的前提。”(邓彤语,《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6期B刊)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孤独的思乡情绪。

请注意,想来个拨乱反正。很多老师认为:“诗歌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感情”、“诗歌要少讲,多读”……这种模凌两可的话带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诗歌只用读就可以了,读得多就理解的深。这种片面夸大这种很感性的话应该服从于理性的思考和辨析,在现实中,我们不推敲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美,不联想想象,不了解诗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图示,怎么可能理解诗歌内涵。我们老师,甚至有些优秀教师,个体的诗歌阅读经验与教学方法大相径庭,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个人认为,诗歌甚至可以先默读,后诵读。“先诵读,后品读”的教学方式还带有一种强迫学习的性质。

二、学生在课堂预习中应有自发意识的“炼字”。

中国古典诗词曲中每一个字、词极端重要,并有相对独立性。(当然,必要的逻辑关系是有的,下文阐述)如王蒙所说的:“字字珠玑”,打散了也还是珠玑,打散了也还能“各自为战”!这要求语文教师要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古典诗词曲中关键字词的意味。

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的语言很复杂,不想西方的那些语言,逻辑性、指代性很强,我们的一个词可能是明词,也许是动词,还可能是形容词。学生在课堂预习的时候,应该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将其标注出来。

例: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应关注的字为:“又是”“旧巢”“玉关”“玉楼”“胡尘”“侯万户”。这首词上片景下片情,在炼字中,可以感受到景和情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感知词的内涵,为教师深入探讨搭好桥。

炼字的方法:

1、造词联句,让学生在遣词造句中领会诗歌含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例:“枯”:干枯,枯萎;老:苍老;……

2、用想象来锤炼字词。

例:(引用出自徐志耀老师的《走进诗歌的世界》)

【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如何描绘这首《朱雀桥》所展现的画面呢?就请大家用文字来描绘一下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提示:

1、思考一下,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你会如何描述这些景物?突出景物的哪些特点?

2、当燕子归来时,能见到什么样的景物?

3、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模板,进行描述:

的野草朱雀桥,野草,。

的夕阳乌衣巷,夕阳下,街巷。

你看,燕子。

三、学生在预习时,应有意识地关注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

时代不同,语言习惯、思想内涵、道义所指、文人思维、美学审视角度都不可能想同。在魏晋南北朝,语言形式不是很成熟,台湾学者蒋勋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形式不是很完美。他写的‘人生无根蒂,漂如陌上尘’。这中间给我们的感动,全部是内容上的感动。”这是有时代特点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诗歌,我们可以在形式上少绕弯子,把它和自己的人生际遇联系起来即可。

唐诗就很麻烦了,建议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思考。

而我们看到宋诗,很多人都认为宋诗多哲理,的确,前朝的诗歌艺术的高度成熟,已很难在大面积的超越了。而南宋的诗词却和亡国流离的悲愤沧桑有关系。

通过对时代作者的了解,可以对古诗词的做个全面的初步俯视。《谒金门》就是一首南宋的词。

1、关注时代对文人处事方式的影响

2、关注诗人的精神特征和写作风格

一些特殊的诗人,如李商隐,其象征主义的写作风格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挑战的机会,其意象至多,指代模糊,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渗透是很大的。建议教师教学时应以某种方式归下类,集中教学。

四、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关注意境的构成

“情感体悟的途径之二是:意境把握。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诗人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冯齐林老师这样说。诗歌文字和画面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字能让人全方位的想象,让人不论出于各种角度都能想象到一副人景情融合的面面。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阵惆怅。“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事件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叶朗《说意境》)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先勾画意象,在联想整个意境的画面,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过程。这种学习检测很难,我认为可以采取学生写的方式,来展现学习成果。

例:

思远人(晏几道)

上片: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本词上片可体现意境的是“秋意”,秋天之意,是个由景、情构成的一个空间。“红花”“黄叶”是构成此意境的环境基础。“晚”是个人的情绪体现。

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曲的意象组合是有道理的,体现了事物与个人情感的合理联系性,能不能这样写:“枯藤小桥昏鸦,老树流水人家”,不能,“小桥”插入“枯藤”之后,倍感突兀。这里可以把炼字和意境体会联系起来。

五、学生应该在古诗词曲的学习中整理典故及约定俗成的意象

什么是约定俗成的意象,如孙绍振的博客上介绍的古诗词中的八种“经典月亮”,古诗词中“鸿雁”的用法等。(中华语文网上有很多老师已经总结过)

古诗词曲的学习,应该有阶段性教学策略,反对那种大锅烩的教学策略,什么都兼顾,什么都没法讲透的事情要少做。当然,学情不同,策略就不同,学生的老底我们可要清楚,要明白学生的能力,莫过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提出疑问,于无疑处生疑,是最大的能力体现。

写到这里,忽然就打了个哆嗦,身边很多老师认为:“人家作者都没有想这么多,我们挖那么深干嘛?”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语文教师要是不“挖”,就只能和学生处于一个阅读层面,岂不是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们教师还要做几件事:

1、关注“文脉”。文章用词之间的逻辑性体现。把景物描写的画面吃透,把空间立体感的美展示出来,关注叙事诗的逻辑表达,用词特点。

2、关注文风。形式和内涵之间,带有诗人们的个性特点,你用读杜甫诗的方法去读李商隐,就很不妥啦。

3、关注诗人的时代和诗歌中内隐的共通性。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共通的精神烙印——如流浪意识,一种生命的自我放逐和极限的挑战,这种孤独的背后,都有时代的影子,孤独的原因不一样,但个人认为,程家理学让文人统一了,读唐以后的诗词,很多都体现了“治国平天下”的东西。这还仿佛成了评价一首诗优劣的标准。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红楼梦》的这三首诗,从个人情感体验来说,第一首是很好的。徐志耀老师认为:“我觉得《忆菊》最佳,特别是‘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一联,意境开阔。”我却说:“我评《咏菊》为第一,此诗情感起伏不定,亦如读书人出世入世之彷徨,最后以陶潜出世来收束全诗,承接了古代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颇令人玩味。”

古诗很复杂,教学更复杂,关键是要理出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分清要教什么,怎么教,要达到什么目标,关注后续的发展。凌宗伟老师说得好:“(教学)其实不是死板的,是需要我们相继而行的。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名教师,你一定要明白在你教的这门课程中,你的学生已经有了什么,还缺什么,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至于什么时候补那是要看机缘的,这就是我说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这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既要有感性,又要有理性。而且,我始终认为。感性必须以理性为基础的。”

现在这些理论都要由课堂来实现,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撑。

在此抛砖引玉。

点击显示
【中国古典诗词预习、教学策略初探】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35615/
综合知识推荐
热门综合知识推荐
  • 课外知识
  • 综合知识
  • 基础知识
  • 文言知识
  •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