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文例之三
《春》
精讲导读
精讲导读要点: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委婉细致,层次清楚。(总分顺序)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
精讲导读方法:读中导,读中讲、读中练,读后比较综合,读后发挥想象。
读中导
一听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了解内容,进入意境,初步感受。
二是通读全文,熟悉内容,理清层次,思考问题: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可分几个部分?标题、开头、结尾之间有何联系?
2、第二部分是重点部分,作者采取怎样的顺序描述的?描绘出了哪几幅不同的画面?
3、作者是怎样经过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生动而逼真地描绘了这万姿千态的“春”来的?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抒发哪些感情呢?
以上导读安排仅是让学生了解阅读这一类文章如何着手及必须抓的几个主要问题。
读中讲
精读重点部分(第二部分)。教师讲析三个问题:
1、结合课后“思考和练习三”分析几个画面、层次的安排,讲清描述景物采用“总分顺序”的方法和作用。(其他几种记叙顺序也宜点明)
2、读“春草图”的四句话,从“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春草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春草有何特点”等方面分析。
3、再读“春风图”有关内容,讲清作者怎样借助其它事物写出无形无色的温暖、芬香、和悦等特点的。
细读关键部分。(第三部分)讲析二个问题:
1、作者在这部分运用排比句式,连设三个比喻的目的,这“三喻”中的联系和区别,春天的三个特点及为何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的道理。
2、这部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以上精讲内容安排的依据是:一从本单元“共性”和本文“个性”出发,二从“举一反三”的需要出发,三从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读中练
一练朗读。朗读是本篇的重点训练项目,要反复吟诵,在吟诵中理解作者的感情。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
二、练字、词、句。
1、正音:涨 藏 散 酿 巢 晕 蓑
2、辨词:朗润 赶趟儿 酝酿 呼 朋 引 伴 卖弄 宛转 应和 黄晕 烘托 舒适 花枝招展
3、散文十分讲究词语锤炼,本文有不少特别凝练、形象的“字”,找出来指出其妙处。如“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4、散文常用一些叠字,本文叠字很多,指出其结构上的特点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5、结合课后“思考和练习四”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指出其作用。
三、练分析思维
1、对照教师“春草图”、“春风图”的分析,学生自行分析“春花”“春雨”“春人”等画面。
2、文章的中心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篇描写“春”的散文和其他一些写“春”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呢?
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什么时候练什么内容教师可随机应变,但万变不能离其宗,基础知识不能忽视,基本技能不能放弃,听、说、读、写全面兼顾,同时还要根据这类型课文的特点及本课的“个性”,这就是以上只提供训练内容、不提供形式的原因。
读后比较综合
一、把本文和《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比较其异同。综合其“共性”,求得其规律。可口头比较也可列表式比较。
二、把本文和课外类似散文相比较,进一步求其规律。
以上步骤颇为重要,学生是否能找到这一类文章的“共性”和“个性”,求出其规律,是能否“举一反三”的关键。
读后发挥想象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
1、让学生熟悉自己周围的景色,展开丰富的想象,口述自己所思。
2、安排时间,带学生走出校门,帮助他们对自己身边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述。此类作文可教师命题也可自由命题。
这一步的目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类型文章也完全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