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教案设计
2025-02-25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认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教材实际,有时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前,我考虑到本地学生对生长在南方的大榕树比较陌生,布置了预作业:了解大榕树。并说明收集的材料将在课堂上交流。于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高昂,收集的材料内容丰富,有图片,有文字资料等,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课堂教学。又如教学《景阳冈》一课后,学生对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武松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不失时机地说,像这样精彩的故事,在《水浒传》一书中有很多,引发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接着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水浒雄人物”的小故事,在下回语文阅读兴趣课上说给同学听。营造了读书氛围后,我又建议学生写一篇《论水浒英雄》作为本周的小作文,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目的地一环扣一环地由易到难地引导,一时间班上掀起了一股“水浒热”。厚厚的一部古典名著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一两周内便能读完,收获自然不言而喻。
点击显示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相关文章
作文:《小发明就在我身边》
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文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学案:背诵默写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9
《公鸡的脸红了》教学设计之一
菩萨兵教学设计一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帮句子“长大”》教学设计
走进“歇后语王国”
试与教材对话,激活人物形象
改造我们的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36073/
上一篇: 《孔子游春》教案之五
下一篇: 06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新教案二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