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2-25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点击显示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及评析
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二年级教案:《蜘蛛织网》教学设计之三
近年高考阅读试题分析
课文 24* 给予是快乐的|人教课标教材
长春版《腊八粥》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反思
识字7 教案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诗人王之涣简介
两头在课堂,中间在课外——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36380/
上一篇: 《山村》说课设计之一
下一篇: 《三个儿子》
教案设计推荐